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台湾消费贷行业背景与卡债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三大因素促进发展 经济发展受阻


        1、台湾消费贷发展原因及历史

        台湾和韩国消费贷市场发展历程较为相近,但发展背景并不全然相似。台湾地区信用卡与现金卡(双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消费金融市场之所以获得银行的青睐,主要的原因包括:

        (1)企业信贷需求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企业大量向大陆转移,叠加亚洲金融危机,银行的传统对公业务需求低迷;

        (2)个人消费需求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台湾中产阶级逐渐壮大,成为社会主体。不断提高的收入促进了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

        (3)传统业务利差收窄: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传统业务的利差不断收窄,银行将个人消费金融业务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人均持卡量的角度,我们就可窥见台湾和韩国的卡贷市场的发展速度。由于信用卡业务同质化的特点,台湾的金融机构竞争激烈,许多银行以各种优惠方式推销,鼓励透支消费。据统计,台湾的人均持卡数(信用卡流通卡数/劳动人口)在2005年达到了4.4张。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台湾银行消费贷款占总贷款比重稳健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台湾人均持信用卡量在2005年前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 经济发展受阻,GDP增速放缓

        杠杆率的不断攀升,说明了存在的风险隐患增长,然而引爆台湾消费贷款市场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危机之前当地经济发展受阻。居民对借贷消费偏好上升的同时,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还款能力衰退,因此信用卡拖欠率不断上升,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台政局轮替带来经济冲击。台湾的经济增速在1991年~2000年期间,基本维持在6%以上的水平。然而在2001年,台湾的经济形式急转直下,GDP同比增速为-1.26%。经济负增长的背后,主要是政治因素的影响。2001年陈水扁政府上台,岛内政党轮替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市民的信心和经济的稳定性。2001年,台湾的失业率飙升至4.57%,此前失业率都保持在3%以下,尽管2001年之后失业率有所回落,但基本在4%以上。政局的动荡,经济的不稳定,都为之后卡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此外,台湾的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1989年开始,信用卡市场向外资银行开放,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运通为代表的信用卡巨头迅速占领了台湾信用卡市场。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信托银行、台新银行等台湾本土银行开始在信用卡业务上发力,成功夺回了信用卡市场的龙头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台湾本土银行+外资银行总数从1998年的2476家迅速发展至2005年的3307家,发展速度在危机爆发之后有所放缓。截至2005年,在全台50家信用卡发卡机构中前五大发卡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消费未偿还余额)合计仅为45%,最大的发卡机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为15%。在饱和的信用卡市场中,发卡机构尤其是众多小银行的生存空间狭小。
        
图:台湾经济波在2001年后波动加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台湾金融机极竞争激烈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银行开始放宽了信贷审核标准。根据文献资料,当时岛内有的银行打出广告称“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将消费贷款的客户放款至无经济收入的学生,甚至连75岁的高龄妇女都可以办理信用卡;同时通过放松信用审核过程,减低价格(最低付款比放低至2-3%)来吸引客户办卡。这些举措都不利于银行对资产质量的把控,为卡债风暴埋下了伏笔。
        
        从台湾的信用卡逾期3个月以上账款占比来看,2005年年底,逾期率攀升至顶峰(约为3.3%),当月转销呆账金额也从2005年年初开始迅速上升,截至2005年6月,当月转销呆账额同比增长24%。
        
图:台湾信用卡逾期账款占比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台湾信用卡当月转销呆账金额攀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在卡债危机爆发之后,台金管和银行公会提出了以下重要措施,以期降低卡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正常的金融信贷秩序。
        
表:台湾卡债风暴后出台的重要举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回溯韩台卡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的过度开展和监管机构的缺位。在监管宽松环境下,发卡机构以逐利为先,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发卡机构仅仅关注发卡量、信贷规模等指标,忽略了对于客户质量的关注和风险把控。居民的信用卡贷款杠杆率不断攀升,隐含的风险逐渐累积。当经济景气度逆转,持卡消费者的账款拖欠率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信用泡沫破裂,发卡机构蒙受了损失。就我国情况而言,在消费贷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我们认为参与机构不应一味关注客户流量,而是要明确服务的目标群体,提供与目标客户特点相匹配的服务,以质取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