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碳排放市场建设体系现状分析

  报告网摘要: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信用管理规定(暂行)》本月初发布。至此,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地区全部出台了CCER(中国经核证减排量)限制条件。与 其他试点地区不同,深圳并没有对项目减排量产生时间做出限制。限制条件主要是针对项目类型和项目地区。从项目类型来看,可以用于深圳碳市场的项目类型包括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类型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农村户用沼气和生物质发电项目;清洁交通减排项目;海洋固碳减排项目;林业碳汇项 目;农业减排项目五大类。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深圳对项目地区做出了不同的限制。具体来说,林业碳汇项目、农业减排项目则不受项目地区限制。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之下,多地在碳排放交易方面也在稳步推进。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2019年以后碳交易市场将承担温室气体减排核心的作用。预计到2020年,每年碳排放许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4000亿元。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还亟待完善。

  推进碳排放市场建设

 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本月初与山西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协议,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将山西环境能源交易所纳入旗下。这是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完善交易功能的战略性举措,也被视为山西省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目前,山西省的碳排放系数全国最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为此,山西将节能环保、新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领域,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争取国家将山西纳入碳排放交易试点,推动成立碳排放交易机构被列为重点转型综改事项。

  目前,山西并不在碳排放交易试点之列。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部分试点省市近期动作频频。

  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中国碳交易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显示,2015年5月,《2015年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发布。在该文件中,广东提出探索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省内自愿减排核证机制,推进自愿减排交易与配额交易市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一文件中亮点频现,其中包括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分解机制、适时扩大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启动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省级立法工作、推进粤深碳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等。广东还提出,加强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交易持续活跃

  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公布的数据,2015年6月5日,北京市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量49442吨,成交额229.35万元,成交均价46.39元/吨;协议转让成交量6万吨,累计成交量430.04万吨,成交额突破2亿元。

  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近几月也持续活跃。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5月8日,上海碳市场配额成交总量已实现311.54万吨,成交金额1.08亿元,其中,仅2015年内实现的成交量已超过100万吨。2014年配额的交易量达到157.89万吨,已超过2013年配额成为上海碳市场成交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6月1日,上海市碳交易试点2014年度配额清缴工作正式启动,两成试点企业首日即完成履约清缴,清缴量超过47%。根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上海市碳交易试点企业应于6月1日至30日期间,依据经审定的年度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履行清缴义务。

  CCER交易方面近期也比较活跃。2015年5月28日,上海电力吴泾热电厂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平台完成了10万吨可在上海碳交易试点履约用的CCER协议转让。吴泾热电厂成为首个在上海碳市场中购买可用于上海履约用途CCER的控排企业。截至5月28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CCER累计交易量110.39万吨。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了解到,2015年6月4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通过定价转让系统完成湖北首单CCER在线交易。本次交易的卖方为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买方为一家专业碳资产管理公司。本次交易标志着湖北碳市场CCER在线交易正式启动,预计后续将迎来湖北CCER密集交易期。

  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具体解释和规定了配额管理、排放交易、核查与配额清缴、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中国将在2016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全国统一市场,预期2019年以后,碳交易市场将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作用。

  根据规划,全国碳市场建设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2014年至2016年为前期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关键时期,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检验标准等。2016年至2019年是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阶段,这一阶段将全面启动涉及所有碳市场要素的工作。2019年以后,将启动碳市场的“高速运转模式”,使碳市场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作用。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碳交易制度是一项复杂的政策体系,国外碳市场从酝酿到最终出台经过了数年计划和试验,而我国碳试点自2011年底开始部署到2013年市场启动,在缺乏基础的前提下准备不够充分,大部分试点启动均较为仓促。目前各试点均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纳入企业排放数据、配额总量的确定、配额分配方案、交易数据等信息的不透明,其原因在于企业、地方政府和交易所均不愿意把相关数据公布于众,使得市场政策性明显,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

  欧盟碳排放贸易计划2005年正式启动,并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市场,推动了低碳投资和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该计划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许多问题,以致碳排放权价格连续下跌。基于这些问题,欧盟委员会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三期的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包括将排放控制总量设定权力统一到欧盟委员会层面、扩大覆盖气体及行业、增加拍卖比例、限制抵消比例等。这对于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