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常态及监管政策分析

  报告网摘要: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在“互联网+”时代下,产业与金融之间将加深融合。下文是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常态及监管政策分析。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201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高层认可,并搭乘改革的东风实现多元化创新发展,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下面看下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互联网金融经过了初期规模快速扩张后,正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产业与金融之间将加深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金融”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引下,五大新常态如何与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相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据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显示,日前上海全通金融谷主办的“2015上海国际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多位业界专家思想交流碰撞,旨在探索 “一带一路”、新常态下金融的新融合。

  金融新常态

  创业离不开资金。当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业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个人创新团队,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这一轮的创新潮,成为了专家讨论的焦点。

  “‘互联网+’将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在论坛上表示,当下很多互联网的基础设置还存在分别建设、低水平重复、资费太高等问题,以征信系统为例,就存在着碎片化、效率不高、成本却很高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趋势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企业的征信系统。

  “互联网+”带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空间,互联网金融也构建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表示,创新需要金融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创新金融有新的工具,例如众筹,让创新融资找到了新工具。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金融,核心离不开技术基础。互联网和金融依赖技术进步,相互促进。”费方域说,互联网金融未来将成为金融的新常态。

  监管须快行

  然而,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2014年,P2P网贷集中爆发跑路潮、提现难等问题,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平均每6家平台中就会有1家“出问题”。互联网金融创新由此饱受质疑。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定尽快出台,在跑路潮、风险事件频出的情况下,不应该当市场的尾巴。”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夏斌就此问题表态。更多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小微互联网金融行业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夏斌认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是八个瓶子七个盖,打破一个瓶子才可以。在总量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一些地方平台和央企优先占用了资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既难且贵。这一现状必须打破,互联网金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尝试。

  在夏斌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质可以满足百姓小额短期资金需求和供给,弥补现有金融体系制度的不足,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利用大数据管理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技术和金融结合也可以加快货币周转速度,提高效率。

  而胡汝银建议,随着“互联网+”推进,我们的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应该再以国有企业主导,而是应该去行政化,引入市场化机构。“PPP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即让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数据驱动

  曾经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们把互联网技术和安全视为不兼容两种风格,然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大数据挖掘应用到互联网金融中的机会被发现。

  6月4日,支付宝旗下芝麻信用宣布推出“信用签证”服务,吸引了不少年轻白领们的关注。这些年轻人大多是支付宝的资深用户,在网购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而芝麻信用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

  在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刘世平看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今天‘互联网+’的基础上,企业要靠什么去吸引客户?去管理风险?这自然就会引入到高科技,就是大数据。”刘世平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刘世平认为,大数据和互联网基本上是分不开的。通过大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每一个企业,对所要授信的个人进行有效的评估,才能做好风险的评估,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和评估体系。

  上海市金融办地方金融处处长许耀武认为,基于信息产业革命、“互联网+”和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的背景,我们呼唤体现互联网精神的互联网金融,即用户中心、数据驱动。从客户出发设计产品提供服务;从数据驱动,风险控制、精准营销、趋势预测等体现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他透露,上海也将在2015年三季度成立全市层面互联网金融协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