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网摘要: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某一个新事件的发生或者是网络上对某支股票的热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实践者们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影响着股市变化的趋势。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某一个新事件的发生或者是网络上对某支股票的热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实践者们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影响着股市变化的趋势。

 第三方支付: 从“单一功能”到“多元服务”

  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资金、人才的积累,第三方支付公司必将参与到企业的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管理咨询等领域,在提供其支付和清算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在增值服务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比如,支付与金融相结合,第三方支付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资金现结、赊销和预付等常见支付形式,以其信誉作为担保为一些企业提供融资授信业务,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支付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支付公司通过与财务管理软件企业合作,把支付服务嵌入到财务管理服务中,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付服务的同时,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支付与营销结合,第三方支付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信息,包括交易、支付、结算、现金流动等,依托企业集团资源和用户资源,在支付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营销增值服务。

  在服务行业方面,第三方支付未来将主要向基金、保险、教育等行业扩展,如今已有13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基金第三方支付结算牌照,这为第三方支付进入基金行业提供了准入证。随着保险业和教育等行业向互联网方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也将针对这些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支付解决方案,充实其多元化的服务。

  业务渠道: 从“互联网金融”到“物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还只是停留在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阶段,仅仅是由线下到线上的整合,缺乏用户体验。物联网是人与物的结合,对于用户习惯的收集与量化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设计出适合用户特性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借助于物联网在用户体验上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由现在以平台为主的模式向物联网金融转变,或许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发展阶段。

  物联网金融实质上是对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去线下化”,建立一个纯线上模式的金融体系。比如一个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人类生命体征信息,以此判断出这个人的发病概率,并直接应用到人寿险上,从而免去了线下投保人与保险人见面的过程。再比如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使供应链实现透明化,对供应链上货物的生产流通等所有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跟踪、定位和双向追溯。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金融信息化技术开展供应链融资与信贷业务,可以开拓供应链融资业务新局面,全面提升金融业务监管水平,确保供应链融资安全。互联网金融是物联网金融的基础,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延伸。物联网既把互联网延伸到物理世界,同时又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广泛延伸到专业智能的物联网,未来将有广泛的想象空间。

  价值载体:从“有形货币”到“虚拟货币”

  货币虚拟化是指货币不再以纸币的形式存在,人们的交易将脱离纸币,虚拟货币逐渐取代现实生活中的纸币。如果虚拟货币形成了统一市场,各个公司之间可以互通互兑,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拟货币就是通货。近几年来,比特币的发展迅速,掀起了投资虚拟货币的热潮。比特币的发展可以看作未来虚拟货币的一个发展趋势,即虚拟货币逐渐向双向流通阶段过渡,并逐渐在现实和虚拟网络环境中替代纸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不断演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虚拟货币也将会成为在网络环境中的货币。

  比如,Q币在腾讯公司体系内流通,百度币也可以在本公司使用。当前,中国虚拟货币在流通上存在着局限性,不方便用户在整个互联网环境内使用。在未来,现实社会中的金融体系有可能会出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不同种类的虚拟货币之间可以进行兑换,虚拟货币在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实现通兑。当通兑出现后,虚拟货币的流通性会大大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同样会增强。无论是过去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如今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都是源于人们对效率以及便捷的追求,虚拟货币在互联网金融体系内的工具作用会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升级,成为互联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具有开放、共享、平等、普惠等特点的互联网金融,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投融资渠道等方面,与传统金融业形成互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金融业服务水平,也将拓展出更多新商机。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中国小微互联网金融行业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