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IDC: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十大预测分析

   报告网摘要:  IDC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这意味着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商业银行已经告别了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鉴于此,IDC总结出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的十大预测:

  IDC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这意味着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商业银行已经告别了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鉴于此,IDC总结出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的十大预测:

  预测1: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面临利润下降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

  2015年将是中国金融行业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年。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差保护成为过去式,金融市场的价格基准重塑,银行也面临利润不断下降和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将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将真正成为银行吸引客户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利率市场化考验的是银行的定价能力,银行需大力优化资产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只有那些及时进行战略转型、提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银行,才能够在2015年脱颖而出。

  预测2:进一步强调自主与可控,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步入历史新时期

  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正在步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中国金融行业在信息安全领域对“自主与可控”的强调力度是空前的,这一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建设模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影响中国的金融行业。鉴于金融行业业务的特殊性,金融行业将会在满足业务稳定需求的提前下,在采用国产与国外品牌产品之间做出适当平衡,核心是减少对国外产品依赖的同时避免一味排外。

  预测3: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银行加快转型步伐,传统银行更加积极拥抱互联网

  监管部门开放与相对宽松的态度给了互联网金融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标准是透明度而非商业银行的标准。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银行加快转型步伐,传统银行凭借其在风险控制和品牌信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互联网的充分结合将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而这背后将需要更多IT技术的支持。

  预测4:移动金融步入快速发展期,正在重构电子银行的发展格局

  中国移动金融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期,2015年将成为移动金融的普及年,移动金融正在重构电子银行的发展格局。手机银行在具备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的移动性与便捷性。目前中国用户对手机银行支付尚存疑虑,由于智能手机系统的某些先天性不足,移动支付安全一直受到手机安全漏洞和各类手机木马的威胁,因此解决安全隐患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中国手机银行领域的立法层级过低,这已经成为影响行业规范制定与实施的瓶颈,预计2015年将会有更多相关政策出台,从而保障移动金融的健康发展。

  预测5:继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中国金融生态结构正在悄然变化

  民营银行的开业和鼓励民营资本更多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等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未来民营银行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将对中国金融生态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2014年首批民营银行获批和金融市场准入的逐渐放开,其意义不仅限于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在于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建立市场化机制。民营银行打破金融垄断,主要依赖的是相比国有银行能够市场机制自主运作的优势,因此,包括监管机制等后续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必不可少。民营银行必须走与国有银行不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其背后将是对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

  预测6: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中国金融市场正加速对外开放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加速对外开放步伐,中国银监会统一中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门槛,这是中国金融行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新标志。在机构设立方面,明确规定外资银行应建立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架构,体现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完备的运行管理机制与风险定价能力,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IT技术的支持。预计未来五年,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发展将逐步迎来一个业务增长期。

  预测7:互联网保险正在从过去的新渠道发展成为新业态,将引领保险行业的创新

  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办法体现了中国监管机构对发展互联网保险的鼓励和包容态度,同时强调了建立风险防范的底线思维原则,并把保护消费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互联网保险正在从新渠道向新业态转变。互联网保险在给用户提供实惠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其发展的背后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未来保险行业的创新将更多地与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保险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优化客户的体验,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真正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预测8:保险行业步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保费收入与IT投入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4年“新国十条”的发布在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明确鼓励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切实增强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将在新一轮保险业务增长中扮演关键角色。IDC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将达到4.72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 IT投入规模将达到约377.6亿元,是2013年度保险行业IT投入的近三倍。从目前到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的IT投入将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预测9:保险行业步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保费收入与IT投入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大数据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大数据洞察客户需求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大数据分析的发展还任重道远。随着大数据应用模型的不断成熟,未来几年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将日益丰富,大数据在金融业务创新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效益将进一步显现。不仅在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条线,在反洗钱、客户评级、绩效考核等领域也将卓有成效。大数据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资产化、重数据化也将成为大数据时代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预测10:云服务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金融行业云发展呈现新局面

  云计算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目前主要以私有云为主,未来几年随着用户对云服务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云服务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鉴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建立有政府背景的金融行业云是发展方向。由政府牵头引导,打造“ 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人才成本、技术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等经营门槛,还可以在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IDC中国公司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方正总结道:“当前,中国金融行业的业务与信息技术正在步入深度的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不断成熟,并衍生出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务内容、范围和方式。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将更加重视新技术创新,IT技术在金融业务创新领域的支撑作用将更为显著。”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金融市场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4-2019)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实现金融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金融行业各项改革措施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酝酿之后即将步入全面的高潮期,得到全方位的落实。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基础,2015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并完成利率的市场化,为“十三五”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