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意外保险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1.产品设计有待优化。总体上,没有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体系。在投保条件与期限上也有诸多局限。投保条件上,很多产品把高龄老人(80 岁以上)排除在外,并简单地把所谓的“不健康”老人排除在外,而不是从条款的风险控制的角度做更细致的考虑;保险责任或保障内容上,除外责任把很多有活动能力有意愿参与社会生产的老年人的常规风险做简单排除,而不是考虑条款的精细化设置。最重要的是,现有产品体系类型与现有老年社会保障体制的无缝衔接并未在考虑之中。老人是经济状况最差的群体,想要做到普惠,让他们都投保,费率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根据几个城市的对比,广州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力度和保费设计就存在不合理处,见表3。在投保人年龄方面,广州市和嘉兴市、厦门市一样,年龄设定为 60 周岁及以上老人,政府“买单”的对象是60 周岁以上的广东户籍老年人、五保户、城乡低保户老年人,非广东户籍则自费购买,每年保费分30 元、50 元、100 元三种方案,如果投保100 元的方案,意外伤害可能获得1000 元的治疗费用。相比上海、北京等城市,广州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自费购买最低档30 元的保费方案,是所有城市中自费保费最高的,而保障力度却不高。
2.地方政府政策支持针对性不强。由于各地区经济状况和老龄化差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类型和保费标准也不尽相同。想要做到普惠,则费率设计应该遵从“低保费”原则,根据几个城市的对比,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主险一份每年不超过30 元,附加险每份不超过20 元,但由于某些老龄化严重地区和投保覆盖率低的地区,根据政府财力的有限性和适度普惠原则,政府财政应该补助困难老人,如果一刀切地以某一年龄作为补贴标准,结果就是起到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既定的保费模式作用下,高收入者受惠最大,低收入者反而有加重负担的嫌疑。特别是在区域性的调节上,市场化的手段经受了考验。大部分的商业保险公司无意在人口稀少、经济状况不佳的区域环境中经营。在区域性的政策上应给出一定的倾斜。
3.相关政府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通过公开投标确定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承办机构后,相关政府部门将会与承办的保险公司签订合约,但其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不同地区的政府主要承办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有些试点城市的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由老龄办负责,比如上海市、厦门市;有的由民政部、财政部负责,如青海省;还有的同时由两个财政部和老龄办两个部门负责,如北京市,地方政府的负责部门不统一势必会影响到中央政府的统一监管效果,而对承保的保险公司来说,多头管理也可能会造成经营上的混乱局面。
4.风险共担机制不明确。为了鼓励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四部门《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以政府支持、社会捐助、个人自费相结合的保险制度,最终形成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应对风险合力。
这里并没有提出保险公司在这一风险合力中,如何进行风险分担,当保险公司盈亏无法持平时,政府是否会给以补贴。大多数试点地区的实施方案只是给出了政府的补贴方式。厦门市在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的第一年由政府为全体户籍老人购买;北京、上海为户籍60 周岁及以上的五类特殊老人(“低保”“三无”“五保”、优抚对象及失独老年)的保费埋单;湖南省政府财政对五类特殊老人给出了优惠政策,最高按50%的比例资助。虽然目前北京和上海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承办机构实际盈利可以达到盈亏持平,但偏远的贫困地区,保险公司如果发生经营亏损,由于目前风险责任主体没有明确的界定,风险共担机制形同虚设,这必将影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政策效果。
5.初始宣传工作不到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也是政府牵头提供给老人的一项社会福利,需要社会各届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例如,广州市意外保险制度发布初始,在新闻媒体、社区居委会等进行了一定的宣传,偏远地区居民虽然可以通过政府行政上的宣导、电视媒体转播得知老人意外保险的信息,但从实践来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2014 年推出至今,除特殊老人享受了政府统保待遇,到2015 年达到整个广东省25%的覆盖目标,实际上广州城区听说且购买过的老人屈指可数。由于不同的保险公司经办方式和风格各异,地方差别性和政策要求的不一致使得各地居(村)委会的重视程度不一,使得这一保险制度信息扩散缓慢。广州市和北京市的老年人保险的投保方式较为相似,即不管是团体购买还是个人购买,都必须是投保方到保险公司办理,这样就容易产生投保老人数量区域不平衡情况,户籍老人的投保数量取决于各居(村)委会对此保险的重视程度,而非当地户籍的老人居住较分散,他们很难接触到相关信息,就容易错过投保时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