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商业信用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信用保险以其风险的独特性,如今己成为财险中技术含量最高,最难经营的保险之一。其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拓展销售市场、防范应收账款损失、保证流动资金安全等多个方面,为其提供强大的保障和支撑。我国国内商业信用保险业务开始于21世纪,最近几年,其发展表现为如下特点。1、商业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逐渐完善
(1)国内商业信用保险以鼓励银行交易,信用交易方式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整个社会的可能性边界极大地向外扩展。
数据显示,21世纪初的美国,信用交易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各部门信用规模的增加都会显著拉动GDP增加,具体来说,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消费者、金融部门各増加一亿美元信用,会促使GDP分别增长1387万美元、970万美元、5619万美元及1831万美元。然而我国信用体系并不健全,信用交易常常会面临呆账、坏账,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增加经济风险。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可有效分散信用交易的风险,保障信用交易顺利实现,使信用交易的作用得以实现。目前,我国商业信用保险每年为1200亿的信用交易提供风险保障,这有利于信用交易的进一步发展,拉动GDP,活跃经济。(2)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弱,许多出口企业出口受阻而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国内贸易竞争更趋激烈,信用销售更是成为竞争的有效措施。保监会、商务部、财政部等机关部委审时度势,结合国家扩内需经济贸易政策,先后出台重要文件,强调用政策大力支持国内信用保险并此来促进信用销售,國内信用保险得到政策层面上的很火支持。事实表明,企业借助国内商业信用险扩大销售、扩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市场、规避贸易风险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小企业融资也更加便利,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国内商业信用保险为发展落后地区,缩小国家区域经济差距及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央行调整信贷政策,数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融资难的情况下,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可以当作"类担保"品,放大企业融资功能,盘活企业资金。信用险费率比担保手续费耍低,一般只有5%。到2输。投保国内商业信用保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符合国家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中信保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的四年间累计为我国4258亿元的内贸额提供了风险保障;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从2006年的997万增长到2009年的6013万元,累计为38家国内中外资生产贸易企业提供了贸易信用保险服务,为数千家贸易企业提供了信用保险额度,拉动了近千亿元的信用贸易量。其中,还为一些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贸易信用险,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2、业务増长迅速,占贸易份额小,发展空间大
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刚诞生的几年。如平安财险从2003年率先签发第一份信用险保单的6年内,共保障2000多亿贸易额的信用安全,具有每年高于50%的业务增长率。近几年其发展速度虽有放缓,但增速仍较高。中信保国内商业信用保险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虽然较大,但增速较快,略低于我国同期财险的增长速度。中信保是我国的政策性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府实施政策的窗口,其所占的国内信用保险份额较大,平安和中信保两家的份额更是占到了全国总业务量的绝大部分,其发展较为典型,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整体的发展情况。而从两家公司数据看,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发展较快。
图:中信保国内商业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来源
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虽然近几年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业务规模还很小。遍览国际,发达地区国家企业普遍投保信用保险,福布斯500强中80%的企业,70%的欧盟内部贸易总量(包含内贸和出口)都通过信用保险来保障贸易安全。而我国国内商业信用保险承保金额每年只有内贸份额1%左右,大约为2000亿。与世界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商业信用保险发展程度较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其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大。3、经营企业逐步増加,业务种类和晶种有待完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平安财险和科法斯合作,从2003年10月启动国内短期贸易信用保险以来,经营国内商业信用保险的企业陆续增加。2006年,中信保经罔务院批准正式试办内贸险业务,当年7月成立国内贸易保险承保部。安联保险集团广州分公司借助Eulerhermes的技术支持也进入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市场。大地与Atradius效仿平安-科法斯合作模式,于2007年开始推广内贸险。人保财险也不甘落后,在2007年8月开始开展内贸险。太平洋财险,中银保险等也陆续被列为国内商业信用保险保费补助项目承办保险机构。但各公司的信用险产品都比较雷同且单一,主要是账期在180天以内的短期贸易信用险,类型多年变化不大。图表3-1所示,大部分险企都只有一款国内商业信用保险产品,且条款雷同,除了中信保将信用保险融资业务单独列出外,太平洋保险的特定商务信用保险仅仅在承保期限上作了延长,其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险企的产品创新缓慢。
4、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商
各保险公司正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内商业信用保险的发展。以中国信保为例,其不断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参考先进案例及经验,从市场网络布局入手,在全国设立40多家机构,并持续提高服务网络的规模及密度,使自身业务在满足现有己开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向新的行业和地区渗透,使其机构离客户更近。在保险服务办理上,其施行的"一个窗口"服务,将业务集中到分支机构统一办理,提高了办理的效率,客户投保成本下降了,并在分支机构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稳固了与客户的关系,了解了客户需求,所开发出的信用保险产品也更具有针对性。
根据客户需求,积极创新承保模式。通过给客户量身定制保险产品,满足了不同行业及客户的不同需要,同时积累了产品研发及推广方面的经验。例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即是根据特色经济而有针对性推出的,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预付款保险"的推出保障了企业采购时,预先付款的信用安全等等。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部分险企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在国内商业信用保险这种复杂险种的经营方面,实现"专家治司"己成为大多数险企所追寻的目标。险企投入了许多,聚集及培养了一批承保、理赔、追偿方面的专家,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及从业经验,深入分析了国内不同地区、行业的市场状况,做到准确掌控判断企业信用交易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协助企业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
逐渐提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信保通"等为典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不断地完善,工作界面及功能更通俗易懂,企业可进行从投保到理赔整个过程的电子化操作,节约了客户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风险提示等额外增值服务;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系统管理,通过多方面信息的汇总,可以更加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个性化的服务。
全面梳理了业务管理流程。我国经济在与国际市场交流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现在买方市场己然形成,客户在得到业务相应服务的同时,开始关注其他相关附加服务及险企的友善态度。在如此形势下,险企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将客户至上融入到管理流程中,使信息渠道管理、保单管理及限额管理得到加强,操作流程更加适应业务市场化。在规范业务机制及完善制度体系方面,相继制定了业务、人力资源、财务、法律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通过赋予分支机构更大的内部审批权限,开通关键客户便捷"绿色通道",简化创新服务模式承保流程等方式,密切了前后台内部协作。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