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7年宏观经济有望延续今年的企稳态势(预计17年GDP增速6.6%, CP12.4%),而银行基本面也将在明年迎来反弹。一方面,银行息差降幅将明显收剑预计17年息差收窄8BPvs16年35BP ),在规模增速小幅放缓的情况下,明年行业净利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从16年一3%回升至17年7%) 。另一方面,不良生成速度的放缓将在17年延续(17年不良生成率1.1%vs16年1.2% ),拨备计提对利润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带动行业净利润增速回升至接近4%水平(vs 16年2.4% )。相比与16年部分银行通过释放拨备以勉强维持正增长的情况,我们认为17年行业利润增速的真实改善幅度将远大于账面,基本面的反弹将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降杠杆:泛资管监管共振,行业格局重塑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对于金融行业降杠杆的监管要求贯穿全年,对资管行业各参与主体的影响将在明年实质体现,分机构来看:1)银行理财受广义信贷口径扩展及理财征求意见稿影响,整体明年增速放缓;2)券商基金子公司资管通道规模压降,业务重心向主动管理调整;3)信托由于前期调整充分,对其他资管渠道的监管升级反而提升信托牌照价值,行业景气度回升。银行资产端配置受M PA落地影响,1)资产结构调整延续,非银同业资产继续压降;2)非标增速放缓,更多向表内贷款转移;3)债券增配利率债并适当缩短产品久期。
化风险:多策并举存量风险缓释,进军不良处置利好估值提升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环境在今年出现企稳迹象,银行显性资产质量压力边际改善(行业3季度不良净生成率为1%,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行),而地方债置换以及债转股的有序铺开化解银行隐性资产质量压力。目前银行板块17年对应0.8倍PB隐含不良率为12%,远高于当前银行的不良+关注水平 ( 5%-6% ),对资产质量的反映已较为充分。展望明年,银行通过设立债转股实施机构或地方AMC的落地将有所加快,利好估值提升。
2015年年底我们发布了2016年银行业十大猜想,内容包括混业经营放开、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员工持股计划落地、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降低、第二批银行实施资本高级办法、银行业营改增试点、银行股IPO重启、直销银行分拆提速、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等内容。今年是商业银行的变革之年,年初的猜想基本都得到兑现:1)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2)银行营改增全面推广;3)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3季度末接近29万亿);4) 8家商业银行IPO上市;5)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已全部放开等;6)部分大行拨备覆盖率低于150%监管要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