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要稳增长 未来投资则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参考《2017-2022年中国金融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投资仍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不过,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加快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才能真正成为稳增长的利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指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搞大水漫灌

         从各地公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部分中西部地区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较2016年有所提高。有统计显示,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这同时也让人感到担心:为了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是否又在重回投资刺激的老路?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3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具有可比性。

         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社会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他投资。“而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李朴民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增长速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也就是说,未来投资必须更注重效益,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才能真正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说,投资有很多方向,但当前还是要投向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领域。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对第一财经分析认为,投资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不能为投资而投资,没有效益的投资短期内能够见效,拉动一下GDP,但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很难消化。

         胡晓登称,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与目前我国加快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是紧密相关的。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给质量,包括改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等,现在我国供给端数量严重过剩,但质量明显不足。

         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当前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增长下滑,而工业增长下滑主要是产业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如此。

         不过,经过一年来的供给侧改革,工业领域的投资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2016年9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结束了连续15个月下滑的态势,特别是11月份以后回升步伐明显加快。12月份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长10.4%,增速比11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当月增速为全年最高。

         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当然,房地产投资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今年一旦市场转冷,投资也将受到影响。对房地产投资而言,也需要与供给侧改革紧密有效地结合。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三四线城市,目前的主基调仍是去库存,要减少甚至停止供地;而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应该合理积极地增加土地供应,这样才能在发挥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拉动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带来库存压力,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比工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过剩的问题,基建投资领域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也是目前我国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118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9.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地区结构中,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6%,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5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薄弱领域,“补短板”效果明显。

         今年,我国将继续补短板。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要精准加力补短板。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

         不少地方已经吹响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号角。201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的624个项目总投资7903亿元。这是继上年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后,浙江省再次吹响扩大有效投资的集结号,就是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确保经济“开门红”、转型升级见成效。

       
 钱从何来

         在当前地方财政和地方债务制约的情况下,要扩大有效投资,必须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这其中,加快创新投融资方式,继续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取得更大实效十分重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两会”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PPP已经成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种重要模式,“去年以来我国有1400个项目通过PPP进行投资,总体规模达2.4万亿元,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浙江的杭州、绍兴、台州的城际铁路,总投资400多亿元,民营企业已组团来投资,还提出希望控股的请求。”

         不过,在PPP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项目落地难、落地率不高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主要还是项目的吸引力和相配套的价格、收费、税收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跟上。一些地方政府在履约守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办事环节还存在效率问题。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两会”期间召开的会上说,PPP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 PPP项目的落地周期开始缩短,落地速度不断加快。

         其次,PPP项目普遍资金规模比较大,涉及领域也比较广,专业性也很强,如果前期准备、论证不充分,会给项目后续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有关PPP项目的信息发布后,社会资本也要有一个适应期和响应期,这些都需要时间。

         肖捷说,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项目融资的环境,加大业务支持和项目推介的力度,推动PPP项目更加规范运作。

         胡敏认为,要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采取措施,比如,有序放宽油气勘探开采和管网、配电网、民用机场、电信、市政、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和在财税优惠、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切实保护民营资本的产权和利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一大批爱好高尔夫运动消费人群的出现,随着高尔夫运动趋向大众化、年轻化,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人数进一步增多,至2022年已接近100万人。消费人群庞大带动我国高尔夫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20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殡葬服务具有特殊性、自然垄断性、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全面开花”,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不过,高价墓地泡沫下乱象丛生,多种新型殡葬方式出现,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刚需仍存。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公务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公务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叠加家长观念转变,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攀升。随着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等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研学旅游行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研学旅游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推动产品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2025年03月20日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国内政务IT支出稳增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其中基础架构层、平台层和应用解决方案支出占比最大,安全支出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速度加快,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累计已超4.5万个。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明晰,数字政府应用不断渗透,推动行业持续扩容,预计2025年超1300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随着宠物市场逐渐庞大及老龄化趋势,宠物“身后事”的处理也成为刚需。我国宠物殡葬市场虽然暴利,但是前期初始投资较大,并且市场迫切需要统一、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年03月19日
邮轮“逆龄”翻红 我国邮轮旅游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6年有望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

邮轮“逆龄”翻红 我国邮轮旅游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6年有望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

邮轮旅游产业链包括邮轮制造、港口建设、旅游服务等多个环节。我国邮轮市场是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相较国际市场既有许多共性,也具有不同特性。2024年是我国国产首艘大邮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也是国际邮轮正式回归中国市场的第一年。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