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要稳增长 未来投资则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参考《2017-2022年中国金融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小的情况下,投资仍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不过,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加快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才能真正成为稳增长的利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指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搞大水漫灌

         从各地公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部分中西部地区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较2016年有所提高。有统计显示,在23个已公布目标增速的省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规模已超过45万亿元。这同时也让人感到担心:为了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是否又在重回投资刺激的老路?

         对此,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3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具有可比性。

         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社会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他投资。“而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李朴民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增长速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也就是说,未来投资必须更注重效益,必须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才能真正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说,投资有很多方向,但当前还是要投向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领域。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对第一财经分析认为,投资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不能为投资而投资,没有效益的投资短期内能够见效,拉动一下GDP,但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很难消化。

         胡晓登称,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与目前我国加快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是紧密相关的。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是提高供给质量,包括改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等,现在我国供给端数量严重过剩,但质量明显不足。

         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当前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增长下滑,而工业增长下滑主要是产业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如此。

         不过,经过一年来的供给侧改革,工业领域的投资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2016年9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结束了连续15个月下滑的态势,特别是11月份以后回升步伐明显加快。12月份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长10.4%,增速比11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当月增速为全年最高。

         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当然,房地产投资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今年一旦市场转冷,投资也将受到影响。对房地产投资而言,也需要与供给侧改革紧密有效地结合。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表示,在三四线城市,目前的主基调仍是去库存,要减少甚至停止供地;而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应该合理积极地增加土地供应,这样才能在发挥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拉动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带来库存压力,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比工业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过剩的问题,基建投资领域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也是目前我国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118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9.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地区结构中,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6%,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5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薄弱领域,“补短板”效果明显。

         今年,我国将继续补短板。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要精准加力补短板。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

         不少地方已经吹响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号角。201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的624个项目总投资7903亿元。这是继上年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后,浙江省再次吹响扩大有效投资的集结号,就是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确保经济“开门红”、转型升级见成效。

       
 钱从何来

         在当前地方财政和地方债务制约的情况下,要扩大有效投资,必须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这其中,加快创新投融资方式,继续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取得更大实效十分重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两会”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PPP已经成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种重要模式,“去年以来我国有1400个项目通过PPP进行投资,总体规模达2.4万亿元,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浙江的杭州、绍兴、台州的城际铁路,总投资400多亿元,民营企业已组团来投资,还提出希望控股的请求。”

         不过,在PPP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项目落地难、落地率不高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主要还是项目的吸引力和相配套的价格、收费、税收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跟上。一些地方政府在履约守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办事环节还存在效率问题。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两会”期间召开的会上说,PPP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 PPP项目的落地周期开始缩短,落地速度不断加快。

         其次,PPP项目普遍资金规模比较大,涉及领域也比较广,专业性也很强,如果前期准备、论证不充分,会给项目后续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有关PPP项目的信息发布后,社会资本也要有一个适应期和响应期,这些都需要时间。

         肖捷说,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项目融资的环境,加大业务支持和项目推介的力度,推动PPP项目更加规范运作。

         胡敏认为,要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采取措施,比如,有序放宽油气勘探开采和管网、配电网、民用机场、电信、市政、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和在财税优惠、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切实保护民营资本的产权和利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