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准备金评估新政发布 稳定保险长端利润水平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参考《2017-2022年中国保险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保险作为高度负债的行业,任何会计计量标准的变化,都很可能会影响到主体机构财务报表的“晴雨”变化。保监会上周五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被视为上市保险公司迎来业绩转机的一大契机。
  折现率曲线的调整,将有助于释放传统保险机构的会计利润,尤其是对于保障型业务占比较高、保单期限较长的上市保险公司而言,受益或更直接。这一新规自201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这意味着其对上市保险公司业绩的确定性边际改善作用,最快有望在今年一季报中体现。
  有助上市险企合理释放利润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动这两大因素,已明显“吞噬”掉上市保险公司不少的账面利润。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披露的年报,以及新华人寿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减公告,均显示其去年会计利润增幅同比缩水。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率整体下滑影响。在去年的准备金折现率标准下,保险公司的准备金计提抬高,直接导致了去年寿险业务税前利润明显缩水。
  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要求,在基准利率下行的过程中,寿险公司须对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进行调减。中国于2014年开始进入利率下行通道,由于存在滞后性,折现率2016年才开始快速下行。
  不过,这一影响因素将在今年财报中逐渐减弱。保监会近期下发通知,决定对财务报告目的下的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曲线进行调整和优化,由原来的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变更为按不同时间期限划定的三段曲线。
  “新的折现率曲线对准备金及利润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基础利率曲线的变动和综合溢价两方面的影响,还要区分传统险业务的剩余期限。”安信证券非银行金融团队的观点认为,对于保障属性较强、保单期限较长(大于20年)的大型险企而言,新的折现率曲线将有效提高折现率,减少准备金提取,释放利润空间;相反,如果保险公司剩余期限在20年以上的业务占比较小,那么调整后可能导致计提准备金增加,引起利润降低,尤其是较为激进的“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受影响更大。
  无形中引导“保险业姓保”
  新规的实施,除了能提前释放保险板块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之外,也在无形中引导着“保险业姓保”的发展主基调,有利于推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强化保险业的保障属性和长期属性。
  这主要是因为,新折现率曲线通过分段计量和引入终极利率,稳定了保险产品的长端利率水平,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发和发展传统长期保障型产品,加快推进行业产品转型。
  而此次折现率曲线调整,也是对“偿二代”新监管体系下,寿险负债评估的具化和补充。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团队的观点认为,“偿二代”已明确基础利率的三段式结构,以及提出了综合溢价需考虑逆周期因素,但并未明确具体数字。现在以时间对基础利率进行区分,是对负债现金流出期限进行更加细致的风险定价,更贴合“偿二代”的定价原理。
  “此次调整解决了‘偿二代’实施以来,公司在资本管理和利润评价并行不同的评估曲线的问题。”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新规只影响传统险相对应的会计负债评估和会计利润评估的结果,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会计评估则不受影响。长期来看,“偿二代”之下,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利润率和价值率更高,折现率曲线调整后,长期保障型产品资本释放更加充足,优越性进一步凸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