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当前养猪生产形势分析

        由于市场持续高价的强劲拉动和政府各项养猪扶持政策逐步落实,自年初以来,我国养猪生产形势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是生猪和母猪的存栏剧增,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养猪生产利润缩水。使养猪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养猪场户大面积亏损,上游饲料企业以及下游屠宰等相关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策的扶持下,大量资金进入,存栏剧增

  2007年生猪供应减少,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飙升,养殖利润也涨至历史高位,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财政部数据表明:国家当年用于扶持发展养猪生产的资金投入达到150余亿元,资金支持几乎覆盖养猪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母猪补贴、良种补贴、保险补贴、发展规模养殖补贴、治理养猪环境补贴、养猪大县补贴等无所不包的环节,养猪生产一下子变成了似乎只有政策支持才能发展,养猪生产也一下子变成了越多越好。

  在价格高涨和诱人的优惠政策刺激下,大量的社会资金也被吸引过来。在众多资金的推动下,我国养猪生产发展十分迅猛,相当多的大型龙头企业纷纷发布产能千万头的大跃进式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在资金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养猪生产大跃进,国外资金也来寻求发展的空间。在市场和政策双重力量的支撑下,我国的养猪产业发展从来没有像2007~2008年那样地红火,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08年猪肉产量461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7.6%,生猪年末存栏46264万头,比上一年增长5.2%,生猪出栏60960万头,比上一年增长7.9%,2009年年初,可繁殖母猪存栏达5010万头,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制定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案”中确定的生猪存栏41000万,可繁殖母猪4100万的指标高出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国家的能繁殖母猪补贴政策,高调刺激母猪存栏的增长,到2009年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仍然达到4942万头,巨大的母猪存栏,潜在的生猪出栏产能过剩。

  成本逆势而上,挤压养殖利润

  在生猪价格持续弱势运行的同时,饲料用粮价格却不断走高,以玉米价格为例,春节后,由于国储收购指标尚未完成,粮食企业和畜产品生产企业都积极入市收购,东北形成了“多方积极收购,玉米后市仍看涨”的格局。在东北产区带动下,山东德州粮商收购价4月底在每吨1540~1560元之间,比年初每吨上涨160元/吨,涨幅为11.6%;南方销区东北玉米价格上扬,达到每吨1700元~1750元。与此同时,豆粕价格也是一反常态地“稳定”。豆粕现在是跟涨不跟跌。加上国内东北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今年已经倒闭殆尽。还有阿根廷大豆产量缩减为大豆期货价格提供坚实支撑。据芝加哥5月6日消息,CBOT大豆期货周三收高,维持近期涨势,因基本面带来支撑。使得豆粕价格难有大的回落,养殖成本的高居和不断下跌的生猪价格对养殖利润行成挤压之势。

  供需矛盾逐渐突出,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助推,价格频频走低

  由于出栏量不断增加,2009年生猪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滑,从年初的13.4元/公斤,跌至目前的9.3元/公斤,跌幅为30.6%。其中除了供应的增加还有就是需求的减弱,需求减弱主要受来自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压力。

  金融危机使得消费渠道发生变化。一些生猪主产区,生猪主要靠“外调”,现在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外调需求下降,大量生猪只能在产地消化,而产区的消化能力相对有限。其次,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从瘦肉精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使消费者对猪肉消费信息有所下降,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下滑速度。尤其是这次甲型H1N1流感,尽管诸多专家也指出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猪流感。但是,在各路媒体的争相报道下,还是有部分消费者还是担心疫病而减少消费猪肉及其产品,使猪肉的销量大幅萎缩,后来世卫组织等出面将猪流感正是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后才稍有回暖。但在这这较弱的经济形势下,加上逐渐转暖的天气,猪肉需求依然令人担忧。

  养殖利润走低,养殖企业逐渐压缩存栏

  猪价不断下跌,粮食饲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猪病频频,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率居高等等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猪粮比由年初的9.33:1跌至目前的5.81:1,已经跌破6.32:1的盈亏平衡点。据分析,目前的养猪成本如果不算人工费用,北方地区的成本在10元左右/公斤,南方地区10.5元,按目前的价格,卖出一头猪要亏损60~100元。大部分养殖户之所以还在坚持,主要是因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一时难于抽身,另外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猪价格能够回升,或政府及社会能够给予支持帮助。当然也有个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养殖企业已经开始慢慢压缩存栏。

  总的看来,今年养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价格下跌还将持续,管理差、技术水平低的猪场倒闭必将是必然的。要辨证地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利弊,价格波动一定是长期的,我们要注意和研究的是价格的异常波动,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避免这种异常局面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看,价格的波动对行业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正是市场价格的波动,才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进步,通过价格波动,利用市场而不是行政的力量淘汰生产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的落后生产力,推动整个行业优胜劣汰。人为过度干预,不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可能使落后生产力得到保护。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