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湖南省农村金融资金流出总额2010 年是2007 年的近四倍,而与此相反的是农村的存贷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农业贷款业务的拓展不力造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发展是相对滞后和缓慢的,商业性的金融定位更是主要定在了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被隔离或者说置于事外,根本不能获得其应该享有的受益。
2011-2015年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现行的信贷资金投入和供给严重不足,今年来我国县级区域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数量成缩减态势。虽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批营业网点的合并和撤销,这一实际情况无疑直接减少了信贷量的投放,造成了农村金融严重的供给不足。
以湖南省为例,据数据统计,从2007 年初到2010 年末,湖南省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营业机构和网点的从业人员就分别减少了将近1500 个和2000 人,而全省农村信用社的代办点也撤销了将近3000 个,并直接减少了从业人员近4000 人。
虽然信贷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金融市场,但是以上改变无疑会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此外目前县级的金融机构和业务办理点所具备的功能也是不完善的。大部分这一级别的业务办理点不具备放贷的权利,只有简单的吸储职能,而这个特点更导致了农村本来就不充足的资金严重的外流,使本来已经不充足的农村信贷市场面临更多的困境和障碍,农村人口更是面临贷款难和额度受限的严峻困境。
更有说服力的是,数据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金融资金流出总额2010 年是2007 年的近四倍,而与此相反的是农村的存贷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农业贷款业务的拓展不力造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发展是相对滞后和缓慢的,商业性的金融定位更是主要定在了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被隔离或者说置于事外,根本不能获得其应该享有的受益。
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转效率低且存在很多隐患
所谓农村金融效率,是指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或者定义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实现了的最优的状态。
按照田力对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关系的核算,我国国家范围内每年的需求差额都在5000 亿元以上。
此外金融服务网点少,基础设施更新速度慢,电子化水平低,网络系统不畅通,金融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等,都使金融业务的办理缺乏快捷性和安全性;同样存款利率低的同时农民却不能从相关的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这样也更大地打击了农民储蓄存款的积极性。而现状就是,目前我国农民闲置资金的一半以上都没有存放在国家的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各自为政,长期以来的合作甚少,更不具备有效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平台,因此更不可能杜绝恶意贷款事件的发生,这类事件会大量占用有效的资金,更不利于农业信贷的良好发展。综上所述,良好的农业金融机构难以形成和发展,因为它缺乏主观和客观的必须环境。
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意识
首先,我国农村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以及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是我国农村现状缺乏实质性改变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发展缓慢使其难以负荷高成本的商业性金融风险。
其次我国农村普遍金融配套机制不完善,这就更直接的限制和影响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运作。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