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万亿同业存单将到期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江苏一家农商行金融市场部的小王正为发行同业存单而忙碌,“利率都到5.2%了,可是购买的需求却很少。”

  小王遭遇的难题是不少中小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业存单已从供需两旺转向需求快速萎缩,供过于求。而同业存单的利率正迅速上行。

  雪上加霜的是,近两个月内,近3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即将到期。“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债缺口,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受访专家指出,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

  到期压力大银行发存单“续命”

  同业存单即将迎来集中到期的时间窗口。数据显示,同业存单5月到期量高达1.52万亿元,6月到期1.37万亿元。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客观上仍然有续发同业存单的刚性供给需求,而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对同业存单的持有需求却在下降。

  据记者统计,5月第一周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4.7亿元,第二周净融资额为-973.1亿元。“前期月中净融资量都有大幅提升,但5月第二周净融资额持续走低。”业内人士指出。

  面对同业存单巨量到期压力,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需求不减。“部分银行已配置好资产、急需续命,更何况同业存单还是主要融资来源,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多位银行人士表示。

  然而,对于购买同业存单的银行来说,同业存单不再是首选资产标的。“当前,银行摆布资产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配置久期相对长的资产,锁定长期的高收益率。”一位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同时,伴随着银监会“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的持续推进,各银行对于同业业务更加谨慎,部分银行暂停同业资金对接同业存单的投资或只能投资短期存单品种,使得存单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加剧,进一步加大了存单利率上行压力,特别是6个月和1年期品种发行难度加大。

  还有一些中小银行资管人士指出,对于后续资金面变化情况仍要加以观察,控制资产投放节奏。“去年一季度就投放了67%的资产规模,以实现早投放早收益;而今年却在各个季度平均投放资产,以减轻资产负债流动性压力。”一位城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究其原因,“监管部门释放出节奏放缓的信号,但是,监管时间的拉长,也使得整治同业业务带来的资产端清理压力持续的时间更长,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同业存单发行难度,推高同业存单利率。”华创债券分析师周冠南指出。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与此同时,同业存单的利率曲线变化也在释放结构调整信号,银行调资产负债结构迫在眉睫。

  一级市场方面,长端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迅速抬升。以股份制银行为例,1年期利率快速上行。此前,股份制商业银行3个月同业存单处在高位,与6个月、1年期利率形成倒挂,之后6个月存单利率开始上行,超过3个月期限。近期,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上升快速,开始出现1年期高于3个月和6个月期限,发行利率上行至4.55-4.75之间。农商行存单1年期发行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这意味着,市场预期资金面紧平衡将持续较长时间,银行开始倾向于负债长期化。周冠南指出,在此过程中,尽管同业存单发行受利率上行和监管趋严而放缓,但是需求减少的速度更快,资金紧张和供需不平衡将加大存单利率上行压力,后期同业存单将呈现净发行规模下降,收益率上行的市场状态。

  事实上,不仅仅是同业存单利率上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快速上行。据统计,银行在售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从4月中旬的4.20%上涨至4.28%。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也一路上涨,已由4月底的3.99%突破至4.04%。

  在资金面紧平衡、利率上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正在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寻求更高质量的增长。

  “南京银行一季度就已经布局调结构,缩短资产投放的久期,控制资产投放的节奏。同时,加大对未来流动性的安排,增加长期负债来减轻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压力。”南京银行行长束行农在南京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而常熟银行行长庄广强对记者表示,当前,银行着重降杠杆缓错配,降低隔夜资金占比,放长负债端久期,缓解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强化同业资金合作,严防流动性风险。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出台促其高质量发展 市场洗牌信号日渐明显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出台促其高质量发展 市场洗牌信号日渐明显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资产管理需求随之增多。截至2024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已突破70万亿元。当前,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存的状态,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机构等各类机构广泛参与,资产管理业务交叉融合。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一大批爱好高尔夫运动消费人群的出现,随着高尔夫运动趋向大众化、年轻化,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人数进一步增多,至2022年已接近100万人。消费人群庞大带动我国高尔夫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20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殡葬服务具有特殊性、自然垄断性、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全面开花”,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不过,高价墓地泡沫下乱象丛生,多种新型殡葬方式出现,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刚需仍存。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公务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公务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叠加家长观念转变,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攀升。随着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等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研学旅游行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研学旅游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推动产品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2025年03月20日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国内政务IT支出稳增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其中基础架构层、平台层和应用解决方案支出占比最大,安全支出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速度加快,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累计已超4.5万个。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明晰,数字政府应用不断渗透,推动行业持续扩容,预计2025年超1300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随着宠物市场逐渐庞大及老龄化趋势,宠物“身后事”的处理也成为刚需。我国宠物殡葬市场虽然暴利,但是前期初始投资较大,并且市场迫切需要统一、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