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市场调研报告《2016-2022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1)VOC 治理技术
VOC 治理技术主要采用控制性措施,以末端治理为主,分为回收技术与去除技术两大类。回收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将VOC 回收,主要适用于组分单一、浓度较高的废气,常用技术包括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冷凝技术及膜分离技术。
吸附技术是通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对废气中所含的VOC 进行吸附,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吸收技术是利用VOC 与大部分油类物质互溶的特点,用高沸点、低蒸气压的油类作为吸收剂来吸收VOC 废气。冷凝技术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压这一性质,结合降温、提高系统压力两种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VOC 冷凝并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膜分离技术是利用有机蒸汽与空气透过膜的能力不同,使二者分开。
去除技术通过化学或生化反应,用热、光、催化剂或微生物等将VOC 转变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害无机小分子,主要适用于组分复杂、浓度较低,无回收价值或者回收成本高的废气,包括氧化技术、等离子体破坏技术、光催化技术和微生物技术,其中氧化技术包括热力氧化和催化氧化。热力氧化是在760-900 度的温度下利用高温使废气中的VOC 氧化成为CO2 和H2O;催化氧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气中的VOC 在较低温度(320-500 度)下进行氧化,转变为CO2 和H2O。等离子体破坏技术是在非均匀电场中,用较高的电场强度使气体产生“电子雪崩”,出现大量自由电子,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获得能量,当电子所含能量高于或者相当于C-H、C=C、C-C 键能时,就可以打破这些键,从而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同时,电晕放电可以产生以O3 为代表的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物质,进而氧化有机物。光催化技术是在特定的光源照射下,使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VOC 废气氧化,生成CO2 和H2O。微生物技术是通过污染物由气态转移到液相或固相表面的液膜中的传质过程,将污染物在液相或固相的表面吸附,然后被微生物降解净化。
下图是VOC 处理技术结构图,其中吸附技术、氧化技术是国际成熟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VOC 实用治理技术。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