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发展背景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节能环保装备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1)PM2.5 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立法监测逐步完善

       PM2.5 即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PM2.5 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运输距离远,影响大气环境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针对PM2.5 的检测控制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的过程。2011 年1 月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 和PM2.5 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PM2.5 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但在环保部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 并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2012 年5 月环保部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 个城市在10 月底前完成PM2.5“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2012 年10 月,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环保部明确提出了新标准实施的“三步走”目标。按照计划,2012 年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发布数据。2014 年7 月18 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以各地区细颗粒物(PM2.5)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下降比例作为考核指标。2014 年8 月19 日,环保部发布《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规定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2014 年12 月31日,环保部发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明确了固定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一次可吸入颗粒物(PM10)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2014 年12 月5 日,环保部发布《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到2017 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 监测监控体系,VOC 排放总量较2014 年削减30%以上。

       (2)工业源VOC 对大气污染影响日益加剧

       近年来,各主要城市大气环境雾霾浓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4 年北京污染天数为175 天,天津197 天,成都125 天,沈阳152 天,兰州112 天,石家庄高达264 天;2015 年北京污染天数为181 天,天津142 天,成都141 天,沈阳155 天,兰州113 天,石家庄高达187 天,其中VOC 是形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的VOC 都具有直接的人体毒性和环境毒性(光化学反应性,易生成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中臭氧对大气光化学反应起到催化剂作用)。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发布的《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行业2010 年发展综述》,工业生产过程中VOC 的排放量预计达到1,200 万吨/年以上。

       VOC 排放源非常复杂,大体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其中,工业源VOC 排放占人为源总排放量55.5%,且其排放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石化、有机化工、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塑料产品制造、装备制造涂装、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具有排放强度大、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局部空气质量的影响显著。

       石化行业是我国VOC 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排放量约占VOC 人为源总排放量的14.5%。且石化行业排放的VOC 成分复杂,活性强,危害大,亟需开展治理。另一方面,石化行业VOC 排放一般浓度高,易于收集和处理,因此石化行业VOC 治理对降低大气污染意义重大。

       (3)大气中NOx 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目前,空气中NOx 的排放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天然排放的NOx,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二是人为活动排放的NOx,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空气中NOx 主要来源之一。除了燃料本身含氮外,在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会氧化产生NOx。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温度>1,500℃时,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 倍。

       据计算,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NOx 量为:1 吨天然气产生6.35 公斤NOx,1 吨石油产生9.1-12.3 公斤NOx,1 吨煤产生8-9 公斤NOx。

       中国从2006 年开始统计NOx 排放量,数据显示,全国NOx 排放总量从2006年的1,524 万吨增长到2014 年的2,090 万吨。

 

       一方面,NOx 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能和大气中其他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在大气中经氧化转变成硝酸,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还可以使平流层中臭氧减少,从而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另一方面,NOx 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的深部,可引起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鉴于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作用,我国氮氧化物治理已刻不容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几年,随着国内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跨境支付行业迎来市场新机遇。但是,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合规、技术、商业等多方挑战,同时监管政策升级,合规高压线加速支付行业洗牌,跨境支付行业拥有诸多困境,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营收有所下滑。在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旅游、商贸交流不断扩大,我国跨境

2025年06月04日
多家银行不良率承压 我国信用卡市场逐渐饱和 行业未来出路在何方?

多家银行不良率承压 我国信用卡市场逐渐饱和 行业未来出路在何方?

前几年国内信用卡市场快速扩张,行业饱和迹象开始显现,202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展从过去“跑马圈地”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规模增长减缓,竞争愈发激烈。基于此,各大银行应在客户经营、场景构建、科技应用方面建立“护城河”,以此在存量竞争中获得收益。

2025年05月27日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商业医疗险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肩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使命。而DRG医改抑制过度医疗使得消费者住院治疗的费用有所下滑,使得被保险人相对更难突破免赔额限制,对商业医疗险造成极大影响。不过,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DRG改革更多的是倒逼险企加快产品迭代,如降低免赔额、强化外购药保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