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
功能 |
公益性 |
可用于大规模的社会福利以自愿的方式被聚集起来 |
非营利性 |
基金会的目的是为全人类的明天服务,为了实现更美好的社会愿想,基金会需要对自身进行思考,实现一种自身发展的创新 |
非政府性 |
基金会是法人为主体的体系模式,能筹到的资金高于其他非营利机构,这使得现代基金会具有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和时代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基金信托性 |
基金会是公民社会发育的推进器 |
随着我国对于基金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规范和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为基金会打造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
实施时间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16.09.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
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 |
2016.09.01 |
《基金会管理条例》 |
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制定本条例 |
2017.01.01 |
《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 |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2018.08.03 |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
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维护社会组织含法权益,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 |
2019.01.01 |
《个人所得税法》 |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
2021.0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
因此,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与支持下,我国基金会规模稳定增长。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基金会数量达到7855家,2020年数量上涨至8417家,同比增长7.15%。

同时,近五年来我国基金会接收捐赠收入总体呈波动上涨的趋势。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公布数据,截止2019年底,我国基金会接收捐赠收入为677.14亿元,同比增长4.84%。

《2021年中国基金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20年中国基金会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