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运行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在线旅游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词语。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定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线下付费,即各旅游主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营销或产品销售”。

        据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000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2020年达到20160亿元。

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航空公司和酒店为在线旅游行业主要供应商。在线旅游渗透率逐年上升,已是机票和酒店的主要分销渠道。酒店业结构呈现高度分散化的特征,大部分酒店为非连锁单体酒店,经营状态各自为战,经营统一程度和主动联动程度都较低,酒店的低集中程度以及酒店对在线旅游的高度依赖使得其议价能力较弱。而在线机票上游集中度,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对于在线旅游行业来说,其旅游产品的买方主要是公司团队、家庭或是个人。由于近年来跟团旅游发展兴起,即使是个人也可通过参团来享受团购价,因此其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并且由于近年来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巨头为争市场份额,纷纷打起价格战,这给了客户进一步讨价还价的砝码;在线旅游产品差异化较小,客户的转换成本较低,而且客户掌握充分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实现信息对称,使得用户能够充分比价。综合来看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强。

        2019年在线旅游用户规模达4.13亿人,同比2018年3.92亿人增长5.36%。而2015-2017年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75亿人、3.26亿人、3.76亿人。

2015-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随着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有很多资本方也开始看好该行业。2019年在线旅游行业共发生18起融资,融资平台为:马蜂窝、KLOOK客路旅行、皇包车、直客通、印鹰、稀饭旅行、OSTAY、西游计旅行、邸客、飞巴商旅、找嗨友、8只小猪、蜂蜜旅行、微程之家、一路无忧、Bus365、去约旅行、骑鹅旅行,融资总额达37.6亿元。这些投资企业的介入使得行业内竞争对手增多,并会抢占市场份额,降低现有企业的盈利空间,对现有企业构成威胁。

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融资事件

融资方

投资方

马蜂窝

启明创投等

KLOOK客路旅行

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等

皇包车

深创投

直客通

红杉中国、IDC资本等

印鹰

KIP、清科创投等

稀饭旅行

海淀国投、天一华宇

0STAY

大和证券等

西游计旅行

中植集团、金沙江创投

邸客飞巴

未透露

商旅

十维资本等

找嗨友

第一差旅网

8只小猪

未透露

蜂蜜旅行

中传世纪文化

微程之家

中盛嘉和

一路无忧

经纬中国、成为资本

Bus365

腾讯投资

去约旅行

Peakwork

骑鹅旅行

沃衍资本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众多在线旅游企业不断实现旅游产品与服务在网络空间上的延伸,去哪儿网认识到在线旅游市场的用户需求已经逐渐发生变化:中立、智能、全面的比较平台,对用户进行旅游产品选择和决策的作用日渐突出。去哪儿网凭借其便捷、人性且先进的搜索技术对互联网上的机票、酒店、度假和签证等信息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旅游产品价格查询和信息比较服务。去哪儿网作为全国第一家旅游垂直搜索引擎,逐渐成为在线旅游的替代品,改变着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2015年10月,“携程”以换股方式收购“去哪儿”,同时百度成为了携程的第一大股东。此次并购对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影响深远,竞争格局从两强相争变为一家独大。在线旅游这门生意具备天然的垄断属性,携程系依托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了经营性的垄断。

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消费者经常使用的在线旅游网站排名

排名

在线旅游网站

1

携程Ctrip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2

飞猪Fliggy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

途牛Tuniu (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

4

艺龙eLong (北京同程艺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

马蜂窝 (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F)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