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红色旅游行业运行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红色旅游是伴随中国旅游业逐步发展的一种特色主题旅游,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多重意义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新创造。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利好不断,全国红色旅游投资增速不断提高,接待人数高速增长,红色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的新焦点,文旅产业的重要板块。

        随着我国旅游热度的提升,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201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4.3亿人,占当年旅游总人数的20.45%,至2017年,我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13.24亿人,占全国游客数的26.39%。2010-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38%。预计到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超过15亿人。

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国内旅游人数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红色旅游行业的供应商主要包括导游、旅游社、交通、餐饮、红色景区等行业。从旅行社方面来看,旅行社整体竞争激烈,大中型旅行社依靠产品、服务或资本优势,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打造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在线上旅行服务平台和大中型旅行社的夹击下,中小旅行社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势必有一部分无法跟上时代潮流的中小旅行社被市场淘汰,整体来看议价能力不强。

        从交通方面看,交通运输都是由国家交通部规划投资,占领绝对的主导权。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显示,至2020年筛选确定的126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涉及28个省(区、市),建设总里程约2442公里。

2017—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作为旅游业,其买方就是来旅游的顾客,即游客。游客可根据自己经济实力、爱好需求及时间安排来选择旅游产品,议价能力较强。而且我国红色旅游缺乏充分展示不同旧址的特定文化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差,使游客呈现出老年人多、青年人少、国内多、国外少的特点,客源市场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消费水平提升,购买者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有所提升。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4.5%。

2019年中国旅游消费支出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由于旅游行业进入的门槛不高,吸引了很多新进入者,但是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性质的旅游活动,它是专项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从其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出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性,是由政府主导的特殊旅游活动,这样对新进入者的门槛就加高了。

        四、替代品的威胁

        对于红色旅游行业,其替代品是其它类型的旅游行业或是娱乐休闲活动。为确保本行业在市场上的有利竞争地位,常常需要本行业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和集体行动。我国红色旅游在开展经营活动时,抓住本行业本产品或服务的特色,突出其具有政治教育、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因此其它类型的旅游行业或是娱乐休闲活动对红色旅游的替代威胁不大。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全国有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存在许多开发红色旅游的竞争者。比如,我国开展红色旅游从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形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我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面临诸多实力强的竞争者,而如何发挥自己的竞争力,需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创出自己的特色,吸进更多的旅游者。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序号

景区

1

沪浙红色旅游区

2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3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4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5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6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7

东北红色旅游区

8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9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10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11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12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吉安、上海、延安、西安、嘉兴、绍兴、南京、长春、银川,是全国最受旅游者欢迎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这些城市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红色主题相关活动较多,对于红色文化的挖掘一直在更新迭代。

红色旅游目的地TOP10

排名

城市

1

北京

2

吉安

3

上海

4

延安

5

西安

6

嘉兴

7

绍兴

8

南京

9

长春

10

银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F)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中国红色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