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质:信贷成本直观体现银行拨备政策 扰动净利润。 拨备计提是利润表扣减项,对于“质”(资产质量)的研究,以及对信贷成本的把握非常重要。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拨备计提是利润表扣减项,对于“质”(资产质量)的研究,以及对信贷成本的把握非常重要。银行的拨备是指银行为预防不良资产出现坏账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既包括贷款的减值准备,也包括其他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的拨备会直接记入损益表冲减当期利润,因此拨备是影响银行业绩非常显著的一项因素。银行经常采取不同的拨备政策作为隐藏或者释放利润的手段。因此,银行的拨备政策不仅反应了银行对当期及未来资产质量变化的预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管理层的意图。信贷成本(=当期计提的拨备/平均贷款余额)是对银行拨备政策最直观的反应。
与“量”、“价”相比,银行贷款的“质”,也就是资产质量的分析更为困难,目前还没有太完美的分析方法来一举把握。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商业化改革后的历史还不够长,未有形成完整的资产质量周期,难以根据历史数据得出可靠的演变规律。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是否会发生逾期与借新还旧的操作难度密切相关,而贷款五级分类的调整则与各银行分类政策松紧、执行力度大小关系密切——这些都是高度个性化、艺术化的因素。所以对各银行的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进行直接的横向比较也未必反映实际的资产质量差别,而对各类不良率指标的边际变化的关注可以作为补充验证。
此外,部分海外投资者通过自下而上研究非金融企业偿债能力来估算银行体系“真实”不良率,我们认为这种方法衡量信贷风险的标准以及测算逻辑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并不完全符合国情,但无疑对于资产质量边际变化的研究增加了一种思路。通常测算的样本是国内近3000 家上市企业。对可能出现违约的企业的判断标准为: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小于1 且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货币资金小于短期借款,符合标准的企业贷款认定为不良贷款。那么可以得到银行的对公贷款不良率=上市公司不良率(符合坏账认定标准的上市公司的计息负债/全部上市公司计息负债)。同时,根据银行公司贷款、零售贷款和票据贴现的结构比例,以及按照每季报银行公布的零售贷款和票据贴现平均不良率,最终计算得到银行总贷款“实际”不良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