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PPP模式是缓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与投资公共事业必然选择。地方政府面对巨大债务压力。当前地方政府面对地方债务和财政压力的严峻考验,PPP 成为推动公共事业投资的必然选择。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生态环保PPP模式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地方政府面对巨大债务压力。当前地方政府面对地方债务和财政压力的严峻考验,PPP 成为推动公共事业投资的必然选择。
1999-2007 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平稳展开,地方债务余额缓慢增长。而 2008 年之后,4 万亿财政刺激计划释放地方投资冲动,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城投债来支持经济建设,导致地方债务余额迅速增长。至 2013 年 6 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10.9 万亿元,基建投资的增速已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压力。
地方政府传统融资模式受限,PPP 成必然选择。
1)自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出台 43 号文,中央开始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地方政府举债只能采取政府债券方式,且“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举借债务,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融资平台难以为继;2)另一方面,“营改增”的推行突显减税效应,削弱地方财权,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压力;3)过去地方政府重点依靠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因房地产调控而大幅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缺乏增长动力。中央财政预算显示,2016 年末地方债务余额限额达 17.2 万亿,省均负债限额 5058 亿元。而 2015 年地方财政收入仅 8.3 万亿。当前,基建和环保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投资需求仍然强劲,在政府预算空间有限和地方债务高企的双重压力下,PPP 模式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将“短期投资”转变为“长期支付”。
PPP 模式将原本沉重的短期债务负担从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挪出,将一次性的、短期的投资转变为长期的支付,有助于缓解地方债务与财政压力。在目前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的前提下,支付长期化还能带来短期投资能力的增加,符合地方政府的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需求。
驱动社会资本、激活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积极性下降。自 2016 年,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掣肘。一是民间投资受到各种公开性或隐蔽性的进入壁垒的限制,无法涉足特定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国有资本在土地、价格、投资回报等方面享有的优惠政策加剧其垄断;二是包括基建在内的公共事业项目有投资数额大、建设时间长、退出风险大、回报难以预测等特点,降低了民间资本投向这些领域的积极性。
PPP 模式可以激活民间投资。虽然民间投资增速回落,但在 2016 年第三季度,民间投资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为 61%,可谓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资效率高,市场对投资项目的精挑细选能显著提高投资质量,后文将对这点进行详细介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盘活民间资本对稳定经济增长有重大意义。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的 PPP 模式能减少民间资本投向公共事业领域的顾虑,让有限的财政支出起到“二两拨千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上述领域,拓展民间投资的舞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间投资的大量进入也能加快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