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导读: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这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增长,也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年来的实践证明,破结构之困,是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当务之急。

  今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河南省顶住年初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经济持续呈现出稳中趋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结构调整越来越“轻”

  【数字】进入第四季度,河南省轻工业生产提速明显,10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环比提高2.1个百分点,较重工业加快0.8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值。11月28日,中国信阳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及总部基地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有星天空数码等6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布局,形成了手机外壳、主板、摄像头等手机配套产品产业链。”信阳市副市长张明春说,依托发展信息产业,农业大市信阳经济结构开启“升级”之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在于找准方向、抓住重点。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经济的短板,做大服务业是当务之急。7月18日,中欧班列由郑州驶出,抢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省搭上国际快车。11月26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正式开业,这是落户郑州的第三家外资银行。繁荣金融市场主体,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河南省再添生力军。调结构,主攻方向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重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比如信息消费,不但稳增长的潜力巨大,而且在调结构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河南省工信厅厅长王照平说。7月18日,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成功签约;11月18日,甲骨文(河南)OAEP中心项目落户郑州高新区;同样在11月,同洲电子三网融合产业创意园也落户郑州……据统计,前3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较上半年持续提高,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房地产等主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全省产业结构越来越“轻”。

  【点评】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稳增长、谋发展,关键在于提升竞争力。当下河南,提升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的最大障碍来自结构性矛盾。这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增长,也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潜力。一年来的实践证明,破结构之困,是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的当务之急。

  产业转型越来越“新”

  【数字】前3季度,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六大高载能行业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58%,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这是一座行业领先、省内最大的高炉,是安钢实现装备升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工程。”12月6日,安钢集团车间主任李爱锋指着3号高炉生产的实时监控画面自豪地说,今年3月,3号高炉投产,一举实现安钢多年追求的铁、钢、材产能均衡对接的夙愿。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既要符合区域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又要契合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找准自身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至关重要。11月12日,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公司与福汽集团合资成立的河南蓝海电动汽车公司挂牌成立,福汽集团电动汽车全国研发和销售中心移至新乡。12月1日,澳洲北帕克斯铜金矿员工换上洛阳钼业工装及标识。洛钼的业务组合从原有钼钨为主、贵金属为辅的局面拓展到铜和金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大突破。创新驱动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是关键。作为全球最大的气缸套制造商,中原内配制定的行业标准已占到全行业的65%。作为世界上最大客车生产基地的郑州宇通,承担了5项国家863科技项目。因在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这两家企业入选“201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点评】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面对日益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形势下,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必须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依靠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数字】10月份,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1.8%,连续4个月环比回升。用电量一直被认为是观测经济“冷暖”的重要指标之一。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跃新注意到,“进入下半年以来,全省工业用电量始终保持正增长。10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1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他还注意到全省用电结构发生的积极变化:四大高载能产业用电比重已由两年前的43%降至36%,三产及居民用电比重快速增加,“这说明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正在形成,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型产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向高成长性产业转换”。调结构的前提是稳增长,没有稳定的增长,调结构就没有基础、没有条件、没有合理的空间。面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加快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河南省提出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突出任务,把提升开放水平和深化改革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9月18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行动电视电话动员会,提出“开拓市场、扩大需求”等六项举措。11月底,河南省政府决定取消和下放112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这是继今年8月减少85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后,再一次简政放权。营造更加适合资本成长、企业发展的环境,全省更进一步。

  【点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李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河南,要把提升开放水平和深化改革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既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主旋律,也是推进“四个河南”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一大批爱好高尔夫运动消费人群的出现,随着高尔夫运动趋向大众化、年轻化,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人数进一步增多,至2022年已接近100万人。消费人群庞大带动我国高尔夫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20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殡葬服务具有特殊性、自然垄断性、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全面开花”,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不过,高价墓地泡沫下乱象丛生,多种新型殡葬方式出现,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刚需仍存。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公务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公务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叠加家长观念转变,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攀升。随着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等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研学旅游行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研学旅游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推动产品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2025年03月20日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国内政务IT支出稳增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其中基础架构层、平台层和应用解决方案支出占比最大,安全支出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速度加快,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累计已超4.5万个。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明晰,数字政府应用不断渗透,推动行业持续扩容,预计2025年超1300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