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运动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战略规划》
运动服饰通常被打上功能性与专业性的标签,业态本不同于休闲服饰,但近十年来随着全球运动时尚之风愈演愈烈,休闲时尚品牌与运动品牌频频交错融合、推陈出新,消费者对于运动服饰的认识刷新,从而形成广 义的“运动风”,极大提升了对运动服饰的购买偏好。再加上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市场运动服饰渗透率提升,以及众多有影响力的赛事不断推动,运动鞋服成为行业整体中增长最亮眼的品类之一。
我国的运动服市场发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以OEM代工为主,内资鞋服品牌大都通过代工起家;90年代后期,内资进入品牌创立的阶段,以福建晋江为主,设立了包括安踏、特步、361°、匹克、贵人鸟等服饰运动品牌,国内体育市场慢慢觉醒,内资品牌通过大规模的电视广告等方式,迅速的获得了品牌知名度;2008年的奥运会的举办,给体育运动服饰品牌提供了爆发的良好契机,运动鞋服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当年运动鞋服的销售增速达到32.94%。
后奥运时代后,体育品牌急速扩张的后遗症开始显现,产品同质化严重,库存压力加大等问题使内资运动服饰企业进入去库存的调整阶段,行业整合力度加强,竞争力较差的小企业开始退出市场。2015年开始,伴随着运动服企业库存调整的初步完成以及新一波体育运动风潮的兴起,龙头企业开始逐步走出困境,行业开始逐渐回暖。
目前国内运动服装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安踏、特步、李宁、361度等,这四家国产品牌市占率不到17%,国产品牌市场地位较弱;其中安踏、李宁近几年来增势明显,2017年安踏营收91.16亿元,国内市场份额为9.01%,李宁市场份额为4.12%,不足安踏的一半。

近年来,大力推广全民体育健身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致力于促进国内体育产业良性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开启促进体育运动产业高速、深化发展的大幕,被视作国内体育产业里程碑式文件。此后一系列旨在加强全民健身意识的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如2017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详细讲解健身动作、部位及功能等。
得益于运动健身意识的普及、加强和运动配套设施的完善,近年我国民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对运动服的需求也大大增长。2017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到2037亿元,其中运动服装市场规模1012亿元,规模占比为49.68%;运动鞋市场规模1025亿元,规模占比为50.32%。运动鞋市场规模占比明显处于上升趋势,近期国产潮鞋在网络上的网红款、爆款也说明市场对运动鞋的追捧。

根据数据显示,有46%的95后将运动内衣纳入日常购买的商品清单——作为运动休闲风的一个类别,运动内衣的使用场景也很广泛,运动或者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穿。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们购买运动装变得更为频繁、老练,他们会根据自身的购物经验和知识,对偏爱的品牌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度。因此,不少专注于女性运动的品牌,选择以运动内衣为出发点,打造知名度,培养品牌忠诚度,然后逐渐扩展到全品类服饰。由此可见,女性运动内衣为运动服市场又一增长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