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童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产品需求多元化 市场集中度将稳步提升

         我国童装市场正在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市场规模增幅明显高于服装行业整体水平。童装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参与其中。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些电商童装品牌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成为童装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对此,我国童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重点:

         1、童装产品需求走向多元化,文化及社交属性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童装市场出现品牌同质化竞争、品牌溢价能力差的局面。随着消费升级,传统产品价值空间越来越小,童装产品设计诉求走向更加多元,众多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设计功能细分化、时尚个性、营销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以实现品牌突破。在此趋势下,童装产品的设计将变得更加时尚、功用性愈发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加深,本土文化的觉醒推动了童装品牌设计开始融入国内新潮流文化元素。此外,年轻的消费者为爱好买单的消费意愿加强,越来越多的童装企业开始与儿童喜爱的IP进行跨界合作,通过推出联名款服装,或在线上线下推广中与知名IP绑定宣传,借助火爆的IP效应引动粉丝,达到流量与价值的双重变现,打造“IP+童装”的新发展模式。近年来,成人时尚元素的大童装、带有嘻哈风格的潮酷类、国风类、韩流类童装以及IP类时尚童装均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推动着众多品牌商日益开始重视品牌的文化基因和社交属性的建立。

         2、高颜值、高性价比品牌将加速崛起

         新一代主力消费人群85后、90后、95后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已开始强调素质教育,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其整体审美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现阶段纵观整个消费市场,消费者已将产品的“颜值”作为重要的购买决策影响因素之一,对商品外观的设计愈发重视,设计平庸、中规中矩的品牌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难以在消费市场大放异彩。“颜值经济”对市场形成的冲击力量促使商家将生活美学概念用于设计、生产商品里,包括服装等越来越多的消费品趋向“颜值经济”标准。目前高颜值产品产生的显著品牌“溢价效应”是商品外观设计带来附加值的直接体现。

         3、渠道变革升级持续推进

         线上线下一体化加速推进现金流、物流、客流是服装纺织行业传统现货交易的三大实体流量,随着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三大实体流量逐渐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现金流程逐渐向线上、移动支付转移,物流逐渐实现智慧化管理,线下客流量向线上流量转化。

         电子商务规避了店租、人力等成本上涨带来的挑战,电子商务的崛起不断冲击传统线下零售业。但是,由于童装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消费者对中高端童装的选购较为关注产品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尤其对舒适度的感知,童装消费更需要通过实体门店进行体验与选购。因此,传统实体店作为童装产品的选购场所,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近年来,部分知名母婴垂直电商品牌开始大举拓展线下业务。未来,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将成为品牌商发展的趋势:企业通过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流量资源,促进各渠道之间相互的积极配合和协作,将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4,行业市场集中度将稳步提升

         童装行业相较成人装,更易实现集中度提升。从需求端来看,父母作为童装选购的决策主体,对舒适性和安全性高于时尚性,因此有利于产品趋近于标准化发展,生产企业更易实现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因而实现提升。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具有新的消费观,对品牌化、品质化的产品有更强的消费意愿,因此品牌童装将更能获取市场份额,扩大集中度,而优质渠道稀缺和行业安全技术门槛的不断提高将导致中小品牌竞争力减弱,逐渐被市场淘汰,全渠道流量将越来越向头部品牌集中。根据预测,我国儿童鞋服行业的品牌市场零售份额将由2017年的35.0%增至2022年的43.8%,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7.5%,而无品牌市场零售份额将由2017年的65.0%下降至2022年的56.2%。

2017-2022年我国儿童鞋服行业市场零售份额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童装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外贸抗风险能力强 中国拉链行业展现持续发展潜力 伟星股份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外贸抗风险能力强 中国拉链行业展现持续发展潜力 伟星股份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拉链在纺织服装中占据关键地位。2023年全球服装辅料总市场规模达到 718 亿美元,而拉链市场规模约为 1209 亿元,占整个服装辅料市场的 24%左右。

2025年08月31日
我国钮扣行业集群化特征明显 华东和华南占主导 伟星股份稳居中高端市场首位

我国钮扣行业集群化特征明显 华东和华南占主导 伟星股份稳居中高端市场首位

受装饰需求拉动,国内纽扣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00-2021年,我国纽扣市场需求量从 143 亿粒大幅增长至近 2000 亿粒,单件服装的纽扣平均使用量也从 2.4 粒/件上升至约 6.5 粒/件。

2025年08月30日
技术“上新”重塑市场格局 我国无纺布行业出海势头正盛 规上企业盈利触底回升

技术“上新”重塑市场格局 我国无纺布行业出海势头正盛 规上企业盈利触底回升

2023年我国无纺布产量达到 814.30 万吨,其中纺粘法占比达45.8%,为当前主流工艺;其次是针刺法,占比21.2%;水刺法生产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发挥更好的性能,大量替代了机织物和针织物,从工业用抹布、容器到汽车用绝缘材料、电池隔膜,应用领域大幅拓宽,占比达18.9%。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空调服行业“内外两重天”  千亿蓝海市场待挖掘 “低成本依赖”困局需突破

我国空调服行业“内外两重天” 千亿蓝海市场待挖掘 “低成本依赖”困局需突破

整体来看,我国空调服行业现已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超亿名户外工作者的刚需与千亿级防晒市场延伸潜力构成基本盘,企业亟需打破“低成本依赖”,通过技术标准化(如统一配件接口)、场景精细化(户外/通勤/专业分类开发)等,走品牌价值路线。预测未来五年里,率先走出价格战恶性循环,并在环保材料、智能温控等方面建立起壁垒的企业,将成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女士内衣行业持续恢复增长 市场需求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 产品日渐多元化

我国女士内衣行业持续恢复增长 市场需求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 产品日渐多元化

近年来,全球女士内衣市场规模整体呈现扩张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女士内衣市场规模已达407亿美元(229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突破442亿美元(317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到593亿美元(4255亿元人民币),未来六年CAGR为5.2%。

2025年08月15日
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下我国纺织服装产量回升 行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趋势性变革

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下我国纺织服装产量回升 行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趋势性变革

2024年,在国家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新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市场活力等因素支撑下,服装内销市场保持恢复态势。但由于受消费意愿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内生动力不足,内销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10716.2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比2023年同期

2025年06月28日
细分需求驱动我国服装面料行业工艺、科技升级 再生面料或成市场主流

细分需求驱动我国服装面料行业工艺、科技升级 再生面料或成市场主流

2024年,我国服装生产平稳回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所产出的服装总量为204.62亿件,同比增长4.22%。在各类服装产品中,虽然梭织服装产量略有下滑,但针织服装产量却持续快速增长,其占服装总产量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针织服装产量达到139.86亿件,同比增长7.38%,

2025年06月26日
波司登、优衣库入局 我国防晒衣行业千亿级规模正形成 未来发展方向在何方?

波司登、优衣库入局 我国防晒衣行业千亿级规模正形成 未来发展方向在何方?

近年,随着人们防晒意识的提高以及户外运动的普及,防晒衣行业快速发展,吸引诸多企业纷纷入局。但在此背后,还存在标准缺失、材料虚标等问题。许多品牌在宣传时,往往使用“超强防晒”“极致凉感”等模糊的营销语言,缺乏具体的数值支持和科学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另外,部分品牌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和简单的加工工艺,导致产品质量参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