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心,而纺织服装的主要原材料是涤纶。在多年竞争格局下,我国涤纶长丝和PTA 产业已经形成了多家民营龙头企业,且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图表:中国十大民营石化企业的全产业链的权益产能结构图(万吨)
注1:截止2018 年6 月14 日;绿色是在建和拟扩建产能以及股东大会已经通过的资产注入,棕色是已建;占比为新建和已建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
目前,在PTA 产业,十大民营石化企业产能已经占全国产能的82%,占世界PTA 产能的54%,PTA 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化格局。而在涤纶长丝产业,十大民营企业产能也已经占全国产能的54%。同时,从每年全国新增产能的情况来看,前四大民营石化(恒力股份、桐昆股份、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新增产能占比持续提高。
但是,在“原油-PX-PTA-聚酯”产业链上的产品,其突出的特点是原料来源比较单一,因此使得没有原料配套的下游企业抵御原料价格波动能力更弱。长期以来,由于国内PX 供不应求,国内企业无法掌握PX 定价权。而四家民营企业的炼化一体化的建成,将有利于其打通“原油-PX-PTA-PET-涤纶长丝-化纤织造”全产业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在“原油-PX-PTA-长丝”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差中,PTA-PX 的价差小于PX-石脑油的价差,主要是PX 生产商的议价权较大,从而使得PX 价格偏高,缩减了PTA-PX 环节的利润。目前原油价格约在3500 元/吨,而涤纶长丝(以一般的POY 150D/48F作为参考)价格约为9500 元/吨,在中间环节约6000 元/吨的价差中,以PX 外盘价计算,PX-原油这一环节价差超过3000元/吨。考虑原油到PX 长流程加工成本140 美元/吨,因此原油到PX 的毛利润可以高达近2000 元/吨。在加工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原油-PX 环节的高利润实际上极大地压缩了PTA 和涤纶长丝环节的利润空间。
图表:2018 年原油-PX-PTA-涤纶长丝各环节价差(元/吨)
PX 的价格指标现阶段主要分为三类:1、国际收盘价(分为CFR 中国、FOB 韩国、FOB 美国海湾),2、国内中石化结算/挂牌价格和国内PX 现货价,3、亚洲ACP(Asia Contract Price)谈判价格。其中,亚洲地区最常用的价格指标为ACP 价格,业内称为“6+7”的定价模式,即由新日本石油(日本JX)、日本出光、埃克森美孚、韩国S-oil、韩国SK、印度信赖(2017年4 月加入)这6 家PX 供应商给出倡导价,三井化学、三菱化学、BP、中美联合(CAPCO)、亚东石化(OPC)、逸盛、盛虹这7 家PTA 生产商给出还盘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谈判时间的最后截止日期,只要有两家以上的PX 供应商(含两家)与两家以上的PTA 生产商(含两家)达成一致意见,则以此价格作为下个月PX 的ACP 价格。
由于中国国内PX 供不应求,国内没有PX 现货市场,贸易量稀少,PX 生产企业通常直接以合约货形式供应给下游PTA 工厂企业,国内多数PX 工厂合约公式一般为50%日均价+50%ACP 定价〒2-4 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ACP 定价模式的买家、卖家之中,日本、韩国企业占主导,因此容易出现日韩买卖双方抬高定价达成ACP 的现象,对于中国的买方用户较为不利,也使得PX-PTA 产业链的原材料价格较高,同时,还需要强调,从日韩进口的PX,还需要缴纳2%的关税和20 美金/吨的航运保险费用,会进一步影响PTA 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未来几年,随着中国进入PX 产能投放高峰期,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PX 自给率将逐渐提升,中国将大幅摆脱对国外PX 的进口依赖。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