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品牌服饰31 家A 股上市公司近年来业绩进行了总结,各子行业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以及调整开始和结束的时点不同,业绩呈现分化。近年来,体育、休闲、家纺等子行业陆续出现复苏,2016 年以来女装、休闲、运动户外、家纺4 个子行业收入增速较高,但大多为并表及转型新业务带动,从内生增长变化来看女装结束前期低迷有所改善、显示该子行业调整-复苏周期正在进行;男装近年来销售不佳态势中有部分公司在17Q1 销售出现好转。

注:考虑到新股影响,统计采用平均值而非合计值,下同;海澜之家于2014 年借壳上市对行业趋势变化影响较大,此处剔除,下同。



一、高端女装内生外延存在亮点,终端销售出现回暖
高端女装自2013 年下半年开启行业性调整周期、属于子行业中进入调整较晚者,后叠加反腐影响业绩压力较大。
2016 年以来,女装板块在各子行业中业绩表现最为突出,主要为外延内生两方面促进:一方面,女装行业整合继续推进,多家公司并表带来业绩增厚,如歌力思2016 年陆续并入唐利国际(Ed Hardy 品牌运作方)、百秋网络,朗姿股份陆续并入经营婴童业务的阿卡邦公司以及6 家医美公司,2017Q1维格娜丝并入韩国Teenie Weenie 品牌,均带来了合并报表端的明显增长;另一方面,部分代表性公司主品牌在16 年四季度传统销售旺季感受到终端销售明显好转,如歌力思在16Q4 直营、加盟渠道均呈现双位数增长、且延续到17Q1,朗姿股份、安正时尚直营端16Q4 终端销售也有双位数增长。
我们认为高端女装终端销售回暖或受益于整体高端消费的回暖,国际奢侈品品牌在16Q3 整体销售呈现好转,而且黄金珠宝类销售持续旺盛,显示高端消费需求的好转,而A 股上市公司中高端女装公司将率先受益、且目前已经有所体现。

注:1、港股公司以灰色底色标出(下同);
2、朗姿股份2016 年净开924 家主要为阿卡邦并表影响;歌力思2016 年净开127 家店主要为Ed Hardy 并表影响。
从运营情况来看,我们观察到A 股高端女装公司相比于店铺数量更偏重于单店效益,若扣除并表因素,4 家高端女装公司均呈现净关店状态。一方面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并未有明显好转、品牌服饰行业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同时近年来渠道迭代明显(购物中心、电商等新兴渠道崛起,传统百货承压),对于女装品牌店铺运营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高端女装品牌由于定位较高、处于品牌形象维护考虑外延扩张规模存在限制,盲目扩张意义不大。
二、中高端男装调整中部分公司17Q1 销售改善,平价定位的海澜之家逆势开店
男装行业2012 年进入调整,近几年持续处于筑底过程中,16 年行业整体收入仍下滑,11 家A 股和H 股上市公司中7 家收入仍下降。国内男装公司多以街边店为主,受到16 年前三季度多次异常天气影响比较明显,同时终端零售环境未见好转,行业仍处于调整筑底阶段。
17Q1 以来部分公司销售端出现改善,如九牧王、七匹狼、报喜鸟、摩登大道等收入增速环比16 年有所好转。其中闽派商务休闲男装九牧王17Q1 直营和加盟呈现全渠道双位数增长,是男装行业中终端销售好转最为明显的公司;中国利郎2017 年3 月召开的秋季订货会已实现高单位数增长;而其他男装公司七匹狼收入受针纺、电商业务拉动增长、男装主业仍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报喜鸟仍处于调整期,希努尔、摩登大道积极探索转型、目前业绩端仍承压。
各男装公司业绩表现不一,虽然九牧王17Q1 终端销售好转、初步走出业绩调整期,但其他公司的复苏尚不明显,判断男装行业筑底回升仍需后续终端销售持续好转支持。同时,由于行业复苏尚不明显,且街边店渠道占比较高的男装行业在渠道结构上需要继续优化,2016 年除海澜之家外A 股及港股男装企业均继续呈现净关店状态。

注:摩登大道2016 年净利降幅较大主要为转型新业务投入较大、当年出现亏损所致;报喜鸟2016 年净利降幅较大为当年出现较大亏损,主要为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与中高端定位的男装公司不同,海澜之家定位国民平价男装,16 年积极进行外延拓展、逆势扩张净开店1253 家(其中主品牌海澜之家净开店720 家),外延增速较15 年大幅提升。在终端零售不佳以及天气异常影响之外,海澜之家采用较为激进的开店策略也使得同区域门店密度增加、同店增长受到影响,从而16 年收入和净利增速都有所放缓。2017 年海澜之家预计表现将好于2016 年,一方面前期大量开店对同店分流影响同比消除,另一方面新开的多家店铺逐步培育成熟、叠加公司分成比例提升利于公司业绩提升,加上终端销售端17 年目前天气较16 年同期相比好转、预计低基数效应也将有所体现。
同行业比较来看,海澜之家近年来持续逆势扩张、是业绩表现最为突出的男装公司,15Q4 开始收入增速放缓,但目前业绩增速在同业中仍处较高水平,龙头优势已经奠定;九牧王在16Q4 以来初步走出前期业绩波动阴影,17Q1全渠道销售出现好转,属于业绩上出现拐点的公司。
从毛利率变化上也可看出男装行业判断复苏为时尚早,16 年仅有七匹狼一家公司毛利率实现了同比提升;17Q1A 股6 家男装公司毛利率上升和下降的数量则各占一半。
三、休闲装表现一般,龙头森马向快时尚拓展
休闲装行业在2012 年上半年进入调整、是进入调整较早的子行业之一,同时复苏也较早、2014 年开始复苏;近两年来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快时尚品牌对本土品牌冲击较大,同时叠加天气异常等,使得本土休闲装品牌业绩增长受到影响。
从财务数据来看,休闲装板块2016 年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是搜于特新推进业务供应链管理等快速增长所拉动,若剔除搜于特,该板块2016 年、2017Q1 收入增速分别为8.56%、0.99%,业绩表现一般。
从公司表现来看,本土休闲装龙头森马在行业调整期中率先复苏,14 年下半年休闲装收入迎来拐点、恢复增长,童装业务持续双位数快速增长,近年来业绩表现稳健、是国内服装类上市公司中业绩增长最为确定的公司之一。公司积极实施改革、覆盖供应链、渠道、产品多个方面,2016 年以来在休闲装订货模式切换、从期货向现货+快速反应模式转型过程中收入端受到影响,16Q4 收入增速跌至个位数、整体收入增长放缓,17Q1 业绩低于预期仍为前期订货模式改革冲击所影响。虽然业绩端出现波动和放缓的情况,但公司行业地位领先优势非常明显,本土休闲装龙头、国内童装第一名地位稳固,未来改革逐步显效将促业绩持续增长。
美邦服饰在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收入端略有起色、呈现回升,但净利端(扣除出售资产贡献投资收益影响)仍承压。太平鸟17 年初上市,目前仍处于快速扩张期,16 年受到PB 女装品牌调整影响收入端有所放缓、净利端出现下降。而纵观港股休闲装公司普遍处于收入收缩状态,下滑颓势短期预计持续。
从店铺数量来看,行业出现分化,美邦调整步入尾声、16 年店数预计净增加200 家左右,太平鸟仍处快速扩张期,森马调整渠道策略(一方面店铺数量指标意义淡化,另一方面注重开设购物中心等大面积店铺)。对于定位大众化的休闲装品牌,外延瓶颈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国际快时尚品牌(Zara、GAP、优衣库)冲击下,预计国内休闲装品牌仍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与渠道调整优化的必要。

注:港股公司因年报披露期不同,此处采用最近一期定期报告数据。
四、运动高景气度下龙头凸显,户外承压不减
运动服饰行业是最先进入调整的子行业、2011 年即开始调整,同时由于2014年开始率先复苏。近年来行业在后复苏周期受到我国发展大众体育、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消费升级多方面利好,行业景气度提升、业绩表现持续喜人。
2016 年运动服饰行业继续维持快速增长,代表性公司安踏、李宁、361 度、均保持了双位数增长,且安踏在国产品牌中优势越发凸显,收入和净开店数均为同业最高、同时毛利率提升明显,显示运动服饰高景气度下龙头越发凸显、马太效应显现。另外几家港股运动服饰品牌虽在收入规模和增速上略有逊色,但16 年毛利率均呈现同比上升,行业发展环境较为良性。另外,贵人鸟16 年并入杰之行、名鞋库等标的,收入规模有所扩大。

注:1、探路者2015 年收入增速较大主要为易游天下并表所致;2、三夫户外2017Q1 净利降幅较大主要为当期净利出现亏损,系户外大店及新业务投入较大所致。
户外版块2014 年进入调整、属于调整开始较晚的子行业,目前仍处于去库存周期。板块以探路者、三夫户外、比音勒芬、牧高笛、中潜股份5 家A 股上市公司为代表,整体来看2016 年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牧高笛出现下滑,净利端除三夫户外、比音勒芬外均呈现下滑,同时毛利率变化不一,显示行业整体销售仍承压。
五、童装&内衣新兴行业发展现波动
2016 年童装和内衣两大新兴行业收入端出现波动。内衣3 家公司2 家收入出现下滑、另外一家A 股的汇洁股份收入增长放缓(17Q1 收入出现下滑)。
童装方面,森马服饰旗下巴拉巴拉品牌一枝独秀,除了2012 年因公司受行业调整影响、当年巴拉品牌收入增速下降至3.20%之外,上市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稳定增长,且行业市占率第一名地位稳固、龙头优势明显;主营童装的金发拉比16 年收入和净利止跌回升。
从行业发展成熟程度来看,国内内衣和童装行业目前仍处于早周期、竞争格局尚未确立,集中度也低于国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业绩上呈现波动。

六、鞋类表现一般,男鞋好于女鞋
鞋类行业在2013 年左右进入调整期,渠道变迁对鞋类公司影响较大、女鞋更甚,目前尚未走出调整期;男鞋方面业绩呈现波动、以奥康为代表2014~2015 年销售出现好转但2016 年收入又呈现下滑,显示复苏态势未完全确立。
2016 年鞋类行业继续低迷,12 家A 股及港股上市公司中仅有3 家收入增长,净利端继续承压、净利下滑的公司数量较15 年有所增加;鞋类销售持续承压主要为传统渠道(街边店、百货等)受到购物中心等新兴渠道冲击影响,其中男鞋占比较高的奥康国际业绩表现好于女鞋。
渠道数变化方面,除奥康国际逆势开店(16 年开店数量明显超过15 年)外,其他鞋类公司大多处于净关店(女鞋龙头百丽净开店数量也有所下滑),且多数女鞋公司毛利率呈现下降,显示行业整体仍未出现好转。在品牌老化、渠道结构变化、传统百货等女鞋渠道受到购物中心和电商冲击的影响下,女鞋龙头百丽国际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于2017 年4 月宣布私有化,女鞋行业经营形势仍然严峻。

七、家纺继续围绕家居生活转型
家纺行业早在2011 年底继体育行业后进入调整期,并于2014 年龙头公司收入端恢复正增长、近年来基本维持在个位数增长。2016 年业绩表现仍存波动,5 家上市公司中3 家收入增长、2 家净利增长,业内公司表现不一。
16 年3 家A 股家纺龙头罗莱生活、富安娜、梦洁股份继续推进大家居转型,富安娜17 年全屋家具定制业务正式推出、罗莱生活也于17 年并入美国高端家具公司LEXINGTON 实现业绩增厚。家纺企业转型大家居目前进展顺利、且长期可拓宽业务空间,但企业转型仍处于初期、后续推进效果与业务协同效应仍需观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