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费升级导致优势不再 快时尚品牌恐遭“截胡”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6-2022年中国时尚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随着领跑快时尚品牌的ZARA在中国打造的第一家位于成都的全新形象门店正式关闭,快时尚的后遗症开始暴露。历经多年,快时尚品牌模式已经不再稀奇,各种解读也已经将其操作手法由幕后摆上前台。如今,ZARA和H&M的模式被众多品牌效仿,依靠快消费模式起家的两家公司优势不再明显。更多的快时尚品牌出现,导致市场容量趋于饱和,频繁关店,门店拓展速度放缓、业绩增速持续走低的疲态日益明显。分析人士指出,伴随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快时尚被“截胡”的可能性很大。


  
颓势愈发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时尚品牌一直标榜的优势反而也成了其发展的桎梏,“模仿大牌”、“质量低下”的特点更是将品牌和消费者的需求对立起来,这也成为了外界唱衰快时尚服装的注脚。

 

  作为舶来品,快时尚鼻祖们在中国一度发展极快,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拥趸。据记者了解,2002年优衣库就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快时尚品牌进驻的热潮。2006年,ZARA、H&M、C&A等快时尚品牌已经以风卷残云之势“袭击”了中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卖场。近几年Forever21、Topshop、NewLook等快时尚品牌也迅速在国内开店扩张,市场一度陷入饱和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快时尚品牌一直标榜的优势反而也成了其发展的桎梏,“模仿大牌”、“质量低下”的特点更是将品牌和消费者的需求对立起来,这也成为了外界唱衰快时尚服装的注脚。

 

  近年来,对于快时尚品牌而言,无论是从店面扩张还是盈利能力来说,其颓势都愈发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ZARA在中国新增门店15家,中国门店总数约为170家。截至2016年上半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全球的91个区域市场拥有7096家门店,其中2/3的门店都是在2012-2015年开设的。根据往年门店新增情况,在中国开店增长速度停滞在6%至8%之间,低于前几年10%的指标。2012年至2015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以惊人扩张速度在华共开设超过110家门店,其中仅在2014年就开设了44家新店,然而2015年一季度只新开了8家店,速度开始放缓。快时尚疯狂开店的同时,盈利能力却没有随之大幅增加。以Topshop为例,2016年11月“黑色星期五”至2017年新年首周之间的7个星期,Topshop的同店销售大跌了接近11%,而其母公司Ar-cadiaGroupLtd.集团整体同店销售也下滑约6.5%。H&M的盈利状况也着实令人担忧。据记者了解,H&M在中国门店数量迅速增多的同时,销售额从2008年高达80%的增速降至当下的6%。据H&M母公司、全球第二大服装零售商海恩莫里斯集团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6年12月该集团销售增速仅为6%,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同比2015年10月的10%和11月的9%进一步放缓。截至2016年11月底的2016财年,海恩莫里斯集团全年销售按当地汇率计算仅上涨7%,与2014财年上涨14%和2015财年上涨10%相比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

 

  事实上,对于快时尚行业来说,频繁关店、业绩下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2017年伊始,优衣库在日本就关闭了4家店,媒体也爆出其公司在日本业绩下滑2.5%,而销售额已经连续下跌达6个月之久。而另一快时尚品牌AmericanApparel(AA)已申请破产,其品牌将会通过拍卖方式出售。

 

  快时尚近年来之所以愈发不受消费者青睐,原因之一是服装质量的低下。近日,北京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6年流通领域成人服装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快时尚品牌又一次位列质差名单,其中纽洛克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NewLook品牌产品纰裂、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pH值不合格;本土快时尚品牌WESTLINK西遇2批次产品使用说明不合格,而且两个品牌均不是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

 

  据了解,色牢度不合格是快时尚品牌存在的最普遍的质量问题。质检总局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中曾提及,由于快时尚品牌商更注重产品的外观、手感、风格等特性,面料供应商为满足这些要求,可能通过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或缩短水洗程序等方法降低染整加工对面料的伤害,这些工序的偷工减料导致色牢度不合格。

 

  消费升级导致优势不再

 

  目前国内消费者逐步趋向理性,与国内部分性价比高的品牌相比,国外快时尚品牌价格依旧不菲。

 

  如果说消费升级是一场革命,那么快时尚就是被革命的对象。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性价比层面,更多的追求个性化和美观,综合考虑下,消费者也逐渐开始厌倦所谓快时尚的消费怪圈:购买廉价衣物——清理丢弃——再次购买。甚至有一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放弃快时尚品牌,转而选择其他品牌。

 

  记者在走访ZARA北京西单大悦城店和Topshop老佛爷店发现,一件毛呢大衣的价格在800元至1500元不等,样式较时尚,很多效仿国际大牌而设计。但与国内同等价位的品牌大衣相比,做工和材质仍显不足。

 

  在H&M、Gap、C&A店内,记者发现,从外套到T恤,价格都很亲民。T恤价格都在200元以内,打折款甚至30、40元就可以买到。而外套价格也都在几百元左右。放眼望去,店铺的服装从款式到质量都与“淘品牌”极为相似。

 

  快时尚品牌的失势,也可以从一直模仿快时尚品牌的“淘品牌”的失势中得到印证。2016年“双11”,一度霸屏的“淘品牌”,包括茵曼、阿卡、裂帛、初语在内,几乎全线失势,全面让位于传统品牌。

 

  无论是品牌还是商家,不管是热门还是冷门,位居前列的,传统知名品牌、线下知名商家都是绝对主力。

 

  有业内人士分析,“淘品牌”从诞生初就打上了低价、爆款的烙印,这与快时尚品牌极为相似。

 

  早期由于电商未受到传统品牌、商家的重视,阿里不得已扶持“淘品牌”,所以一度销售额领先。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启动转型,高度重视线上渠道,在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之下,依靠过硬质量、品质,很快收复“线上失地”。而“淘品牌”和快时尚品牌一样,其服装在质量、品质上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在市场上竞争力愈发减弱。

 

  服装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认为,快时尚品牌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从最初的“很吸引人”到现在的“家常便饭”,呈现出疲态在预料之中。从这种疲态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消费者逐步趋向理性,与国内部分性价比高的品牌相比,国外快时尚品牌价格依旧不菲。

 

  同时,据记者了解,在《快时尚女装品牌形象调研项目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因为自己喜欢的快时尚品牌或者喜欢的款式而购买快时尚服装,而不是对品牌产生好感而购买,品牌和消费者间建立的情感关联较弱,因此消费者易流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男装行业:直播电商加持迎新机遇 市场集中度高于女装 海澜之家龙头地位稳固

男装行业:直播电商加持迎新机遇 市场集中度高于女装 海澜之家龙头地位稳固

男装,是指男性穿于身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服饰制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男性对时尚的追求推动消费增长,近年来我国男装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5-2022年我国男装市场规模由4797亿元增长至53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8%。预计2025年我国男装市场规模超5900亿元。由于消费频次较低,男装在服装市场中占比仍然

2025年02月05日
我国运动鞋代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回暖 产能“出海”东南亚

我国运动鞋代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回暖 产能“出海”东南亚

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以运动鞋代工为主的产业集群。裕元集团等大型代工企业逐渐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代工制造商。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代工基地。根据APICCAP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鞋类出口达140亿双,价值168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全球鞋类总出口的63.8%。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市场起量 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市场起量 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因此,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所从事与研发的企业大部分是各大研究所、高校以及华泰科技、佳驰科技、光启技术等企业。其中,华泰科技偏重高温隐身材料,佳驰科技偏向于常温隐身材料,而光启技术则主要是超材料产品。院所方面,隐身材料代表企业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材料研制与应用等。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高性能、集约化、绿色化成发展趋势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高性能、集约化、绿色化成发展趋势

随着以泰和新材、中化国际为首的国内企业逐渐突破技术封锁开启扩产,对位芳纶在我国的需求也将逐步打开。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对位芳纶用量占比继续扩大,达到76%。

2024年11月13日
老龄化趋势催生需求 我国老人鞋行业将迎千亿时代 足力健面临内忧外患困境

老龄化趋势催生需求 我国老人鞋行业将迎千亿时代 足力健面临内忧外患困境

整体来看,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但专门针对这一细分人群的鞋品牌几乎处于蓝海状态。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老人鞋行业迎千亿时代。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老人鞋零售市场规模约819.6亿元,在整体鞋履零售市场中占比约17.7%,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3亿元。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箱包行业市场体量大 但本土品牌高端及奢侈市场竞争力不足

我国箱包行业市场体量大 但本土品牌高端及奢侈市场竞争力不足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行李箱市场同比增长17%至310.1亿元,预计未来5年的CAGR为8.9%,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8年达475.5亿元。

2024年08月16日
“晒”出来大市场 我国防晒衣火爆的背后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晒”出来大市场 我国防晒衣火爆的背后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2024年4月小红书平台“防晒衣”的搜索指数为344.34万,高于防晒霜的252.09万。2023年我国主要电商平台(天猫、京东)防晒衣的市场规模为48.4亿元,同比上涨33.5%,销量近3500万件。2023年抖音平台的防晒衣市场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约37.3亿元,同比增长217.4%。

2024年08月10日
我国聚酯纤维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龙头效应正日益凸显

我国聚酯纤维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龙头效应正日益凸显

随着产能投放速度明显加快,我国聚酯纤维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在2018-2023年期间,除2022年产量轻微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涤纶(聚酯纤维)产量为5702万吨,同比增加8.7%。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