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镇化率等指标对比,中国目前服装行业发展阶段可类比日本80年代。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尾货服装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镇化率等指标对比,中国目前服装行业发展阶段可类比日本80年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经济发展阶段:
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50-60年代GDP复合增速达19%;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冲击之后,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70年代、80年代GDP复合增速分别为13%、6%;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增长进入停滞期,被人们称为“逝去的十年”;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转型,与日本80年代增速基本相当。
产业结构:
日本经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逐步下降,到了80年代大致维持在30%左右;2014年中国制造业对经济贡献在30%左右,与日本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水平相当。
日本 GDP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经济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目前相当于日本80年代—城镇化、人口结构
城镇化率:
日本经济在经历过50、60年代的高速发展以后,到了70年代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 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56.1%、数值上相当于日本1955年水平,这与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有关;总体来看我国城镇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与日本存在可比性。
人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日本人口增速以及老龄化逐步凸显,当前我国人口增速及老年人占比与日本80年代相当。
中日人口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日人口老龄化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80年代的消费—发展趋势
私人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私人消费相较政府消费、公共投资、私人住宅投资、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及净出口等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
消费趋势:
个性化消费兴起:80年代以前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普及;到80年代以后录像机、个人电脑、音响、汽车等个人消费品开始普及。
追逐高端产品:日本本土消费者追逐名牌、Logo等,尤其是1985年以后《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消费风气开始转向奢靡,奢侈品受到欢迎。
不再一味追求低价格,注重产品服务:外卖与便利店崛起。
80 年代日本消费成为拉动经济主要增长贡献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