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几乎摧毁了德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战后德国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1945年德国只有940万套住房供1,460万户家庭居住,套户比低至0.64。在此背景下,战后德国开始了住房建设的高峰时期,19491978年,两德合计年均建成61万套住房,截至1978年底,德国住房的套户比已达到1.21,此后一直稳定在1以上。即便是在近几年移民大幅增加且住房供给相对下降后,德国人均居住面积仍然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6年底,德国住宅套均面积达91.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
46.5平方米。
2、租赁市场发达,租赁住房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14年普查数据,德国有49.3%的人口居住在租赁住房,50.7%的人口住在自有住房,住房自有率只有45.5%,远低于其他欧盟国家的平均值(约70%)。此外,租赁住房的供给以私人部门为主,政府以及教会提供的租赁住房只占住宅总量的7.3%。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房屋租赁产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3、房价长时间平稳,居住负担较小
1994-2008年间,德国名义房价保持了长达15年的平稳,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当经合组织(OECD)国家经历了75%的房价涨幅时,德国的名义房价指数甚至比1994年下跌了6%。从绝对水平来看,根据GlobalPropertyGuide的统计和测算,德国房价水平在欧洲各国中处于中游,房租水平则低于多数欧洲国家;从相对水平来看,2015年德国家庭平均住房成本占家庭年均可支配净收入的27.3%,处于一个较为适度的水平。长期平稳的房价和房租,以及快速增长的收入,使得德国居民在居住方面的压力减小,其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在1980-2008年间以来持续下降。


4、2009年以后,核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2009年以来,德国住宅价格已连续8年上涨,而且核心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远高于全国。2009-2016年房价上涨阶段中,总体房价累计上涨了约30%,但核心城市的房价涨幅则达63%,其中慕尼黑的房价涨幅高达约200%。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