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盛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周期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国内发展趋势也出现向好变化。尽管如此,当前的中国经济,上行的力量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要开启新的增长阶段,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还需要谨慎应对小概率大变局和积极积累有利条件。
经济转型从“止跌”阶段转向“提质”阶段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因此外界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外界对2017年经济形势的认识出现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对2016年‘稳’产生的原因有较大的分歧。”陈昌盛表示,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呈现出价格回升、效益回正、就业稳定等“稳”的特征增多的态势。一种观点认为,去年的“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产能等五大任务推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五大任务还在进一步推进,因此得出的结论是2017年经济增速可能仅小幅下降或基本稳定;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去年的“稳”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回升,而从2017年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又回到下行趋势,因此判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房地产金融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那么,到底应当如何看待2017年经济形势?陈昌盛指出,本轮经济持续下行调整6年以后,2016年出现价格反弹、企业盈利水平回升和就业总体稳定的积极局面,结合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和国内中长期趋势,预示着我国经济转型可能已经进入下半程,经济增速短期大幅下滑的风险降低,“稳”的力量正在逐步增强,L型增长有望从“一竖”过渡到“一横”,经济转型从“止跌”阶段转向“提质”阶段。得出以上判断,主要基于对工业化中追赶型经济体增长特点的研究。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L形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阶段转化,俗称“下台阶”。而能否站稳中间台阶,需要观察多个方面加以判断。
“目前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方面来看,仍比较乐观。”陈昌盛表示,目前国际经济周期出现新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持续多年的通货紧缩警报基本解除,全球物价出现回升;第二,低利率、高债务组合调整,利率回升;第三,美元指数冲高势头和影响有望减弱,美元升值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往往分货币贬值冲击、流动性收缩冲击和出口拉动效应三个阶段,目前看这一轮升值的前两个阶段冲击效应在减弱;第四,大宗商品整体有所企稳且小幅回升;第五,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去年美元再次开始大幅加息后,大家普遍认为资金会快速撤离新兴市场,但是,从目前来看,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升,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第六,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回升,但不足以作为中长期支撑因素。
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趋势出现向好变化。第一,我国经济持续回调6年,降幅达到40%,接近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历史经验;第二,就业出现积极变化,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大数据方面的监测指标都提供了一定支撑;第三,市场内生性的投资开始回稳;第四,库存对GDP的贡献有望由负转正;第五,制造业投资增速接近可持续增长区间等。
尽管国际国内积极因素正逐步显现,陈昌盛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上行的力量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要开启新的增长阶段,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今年还需要谨慎应对贸易战、金融市场调整、法国大选勒庞胜出等小概率事件产生大变局,同时,也要认识到制造业投资持续回稳、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与金融风险、PPI回稳和企业补库存意愿继续增强、新政治周期下改革落地更有效等将积累更积极的有利条件。
开启下半程≠乐观≠转型成功
“经济开启下半程并不等于乐观,也不等于经济转型成功。”陈昌盛强调,从新旧动力关系看,新动力快速成长,但对旧动力的依赖依然十分突出;从金融与实体关系看,实体经济短期利润有所改善,但高杠杆下资金“脱实向虚”的状况没有改变;从防风险与促改革的关系看,风险有集中化、显性化趋势,但通过改革落地化解风险的作用发挥仍不够;从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看,市场预期的管理重要性明显上升,但管理能力和经验总体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从地区与产业分化看,分化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要过程,但产业调整与体制制约的叠加效应,使部分地区困难仍较大。
陈昌盛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提高效率,过去我国提高效率的途径现在不太管用了,生产率增长出现了明显下滑,需要重建新的生产率增长机制。转型下半程的重点正在于此。开启转型下半程,仅说明有了使潜在生产率变为现实的可能和条件,还需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经济转型开启下半程的核心是,在此阶段,可以有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争取为更有实质性的转型创造更好条件。因此,在踩向中高速发展中间台阶时,不要踩空,尤其要避免‘中间台阶’没有做实的情况。”陈昌盛说。
作者: 陈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