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上广深商品房价首次全面停涨形式分析

        内容提示: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二手房价环比略涨,涨幅分别为0.1%、0.3%和0.2%;深圳二手房价下降0.5%。

       国家统计局昨日例行公布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总体而言,环比数据显示出楼市调控的成效,而同比数据并不乐观。

       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下降或持平的达到31个。但与去年同月相比,69个城市价格仍然上涨,仅三亚一地价格下降。

       新建商品房价 广州同比涨6.4%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有1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39个。

       同比涨幅最高的是南昌,同比上涨9.3%。其他涨幅较高的城市还有:长沙上涨8.4%、乌鲁木齐上涨8.9%、兰州上涨8.2%、洛阳上涨8.1%、石家庄上涨7.7%。一线城市中,北京同比上涨1.9%,上海上涨2.5%,广州上涨6.4%,深圳上涨4 .7%。杭州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1%。

       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城市有14个,持平的有17个。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比6月份增加了5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1%,涨幅比6月份缩小的城市有15个。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首次出现环比上月全面持平的情形。今年1-6月,除北京和深圳在3月份环比持平外,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始终呈小幅上涨的趋势。

       比较1-7月数据,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持续增加,从2月份的8个、3月份的12个直至7月份的14个。环比持平的城市也从2月份的6个到7月份的17个。但7月份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2月份至今,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最多时也就3个。

       二手房价 深圳环比跌0.5%

       二手住宅方面,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同比下降的有4个。同比涨幅回落的有28个,比6月份增加了4个。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有49个。

       与上月相比,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2个,持平的有12个。价格环比上涨的36个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1%。其中,环比涨幅最高的为韶关,环比上涨0.7%。其余35个城市环比涨幅均在0.5%以内。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二手房价环比略涨,涨幅分别为0.1%、0.3%和0.2%;深圳二手房价下降0.5%。

       后市预测

       “拐点论”为时尚早

       业内普遍认为,高通胀等因素下楼价仍有支撑

      随着房价涨势趋缓,“拐点论”声音依稀传来。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谈“拐点”为时尚早。

       在很多专家眼里,今年楼价面临的下降压力并非市场原因造成,很大程度是政策因素导致,而开发商所处环境与2008年截然不同。因此,楼价下调虽是大势所趋,但并不能否定当前楼价仍存在有力支撑。

       今年6月,CPI同比涨6.4%,创三年来新高。多家机构预测,7月CPI或再创新高。“通胀依然存在,这便是楼价上行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指出,有些城市虽然限购,但因为政策漏洞,买家仍有变通办法。而市中心板块,一些楼盘则会因高地价和高需求获得价格支撑。

       建设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珏林认为,楼价出现拐点石油条件的:一是下降幅度大,二是持续时间长。但现在两个条件都不充分。未来楼价会不会下降,现在下结论过早。在他看来,目前楼价下降只是区域性、阶段性的。顾云昌认为,未来比较可能的是,有些城市房价下降,有些城市楼价走稳,“全国出现降价潮的可能性不大”。

       下半年楼价松动可期

       调控重压下开发商纷纷叫苦,有房企隐形破产

   轮番调控政策下,开发商面临货存增加、资金链紧张的压力。8月16日至19日在海南举行的“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有开发商透露,目前已有一批房地产企业“隐性破产”。业内预测下半年市场就会出现由积压带来的价格下行。

       开发商们对轮番调控带来的压力直言不讳。首先是资金压力。华远地产[4.23 -3.64% 股吧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表示,今年三季度很多地区仍然不断上调土地收益金基础价格。“今年上半年流拍整体数量是去年的268%,个贷、现金流、应付工程款都证明开发商合理的现金流开始出现紧张。”瑞安建业[9.60 -0.83%]行政总裁黄勤道也认为,从开发商角度看,现金流、融资成本高,未来半年是艰苦的。

       再者是库存增加。深圳世联地产[18.52 -0.59% 股吧 研报]顾问股份公司董事长陈劲松指出,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存货积压的周期,下半年市场就会由积压带来价格的下行,开发商应该考虑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现金流问题。

       任志强还透露,虽然房地产业表面波澜不惊,但事实上破产企业非常多。“因为破产房企都被收购了,收购完工商执照上的名字没有变,变一次要多交一次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按摩椅使用场景延伸 行业正智能化转型 市场低渗透率蕴藏增长机遇

我国按摩椅使用场景延伸 行业正智能化转型 市场低渗透率蕴藏增长机遇

我国按摩椅行业已形成覆盖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中游研发制造、下游销售渠道及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基础扎实且分工明确。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与市场教育深化,按摩椅需求来源日趋多元,消费群体持续扩容,使用场景也从家庭客厅向办公室、商场、新能源充电站等碎片化场景延伸。

2025年10月29日
城镇化+政策双引擎拉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方向升级

城镇化+政策双引擎拉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方向升级

当下,在城市更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旧城区域绿地系统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已成为政府统筹协调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旧城改造也为城市景观建设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2023年,国家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开始成为推动家居领域升级的重要力量,软体家具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周期,而功能/智能化趋势以创新驱动,正是新质生产力时代下行业的关键突破口!其中,功能沙发作为软体家居智能化方向的关键品

2025年09月16日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2025年09月10日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当前,我国居民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且该时长呈下降趋势。2025年我国睡眠市场消费中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占比分别仅有4%,并且市场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床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大。同时,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目前部分床垫产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进行主动干预,提供助眠、防止打鼾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大中型专业岩土工程企业迎来出海机遇,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或将由分散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大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站、工业园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均涉及岩土工程业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需求仍持续存在。2025年H1,我国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增长持续减速,至2024年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00%。其市场结构显著变化:B端市场份额从2019年65%降至2024年44.1%,C端则提升至54.6%。同时随着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行业加速向线上渠道转型,线上销量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07月03日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国内床垫需求市场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住房交易以及存量房再装修将形成更多的床垫消费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睡眠及换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国内床垫使用年限有望逐渐缩短,将带动床垫更换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