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半年政策收紧融资成本提高 房企偿债压力隐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上半年,融资政策的收紧,使得房企海外融资的规模大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状况。

  中原地产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在内地通过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不包括股权融资)的融资规模为1771.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74%。同期,房企海外发债规模达到148.75亿美元,同比上涨97%。

  但在这一债务转化的过程中,房企的融资总规模仍然有所减少,且无论境内还是境外,融资成本都明显上升。尽管当前并无资金链的忧虑,但业界普遍认为,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未来房企的资金压力将逐渐增大。

  广发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明后两年将是房企债务兑付的高点,其中,中小型房企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

  融资成本普遍提高

  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一部分,信贷、融资政策一直在收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0月以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发改委、上交所、深交所、基金业协会共发布了不下十份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的监管内容包括“首付贷”、土地贷款、企业债等各个环节,涉及银行贷款、夹层融资、信托、基金、理财资金、私募等多个融资渠道。

  上述政策导致国内房企融资规模骤减。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在内地通过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不包括股权融资)的融资规模为1771.8亿,而去年同期的融资额度高达6735.94亿。

  与此同时,融资成本明显提高。泰禾在6月30日发行的一笔15亿元公司债,利率达到7.5%。南京栖霞建设上月初的一笔10亿元融资,成本在6.5%的水平。云南城投在5月的一笔融资,利率为7%。荣盛发展的一笔融资,成本也达到6.8%。

  尽管也有低成本融资的案例,但在资金面紧缩的情况下,房企的平均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中原地产指出,2017年来,房企发债利率多在5%-6%以上,到6月,多宗融资的资金成本已经接近或超过7%。相比之下,2016年的平均融资成本在4%左右的水平。

  由于境内融资渠道收窄,房企纷纷转向海外。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房企利用外资42亿元,同比下降72.1%。到今年同期,房企利用外资的规模就升至90亿元,同比增长115.1%。短短一年间,变化趋势陡然反转。

  在我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因政策因素导致的境内和境外融资转换十分常见。2009年,房地产企业利用外资规模为470亿元,同比下降35.5%。由于调控楼市的“国十条”和“新五条”陆续出台,到2010年,利用外资的规模就转而增长了66.0%,达到796亿元。其间,国内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的增速均大幅下降。

  中原地产还指出,除了政策因素外,其中还有“美元走强后,热钱向境外流出”的大背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进入加息通道,现阶段,境外融资的成本也不遑多让。龙光地产5月在新加坡发行的一笔永续资本证券,利率为7%;明发集团在新加坡发行的一笔债券,成本则达到11%。4月,景瑞控股和亿达中国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企业债,利率分别为7.75%和6.95%。与内地融资的成本几乎持平。

  债务兑付高峰期将至

  虽然海外融资规模大增,但由于境内融资缩水规模过大,上半年房企的融资总规模仍然明显减少。

  而作为另一项主要资金来源的销售端,同样出现大幅缩水。“我们今年上半年一个新盘都没开,卖的都是之前项目的尾盘,而且量很少。”某上市房企苏州公司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存货量不足,另一方面也有“不愿降价”的因素。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融资、销售双双降温,说明房企的资金状况将逐渐转向严峻。

  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当前国内仍处于低利率环境,仍有加息的可能,这意味着房企的融资成本可能继续提高。至于销售,随着三四线城市红利释放殆尽,下半年的情况不会好于上半年。

  事实上,由于去年录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企业也纷纷借助窗口期进行了大量低息融资,现阶段房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良好。在近期机构做的例行评估中,大部分上市房企的债务评级并未下调。恒大甚至在此期间赎回了全部的永续债。

  但按照广发证券此前的一份报告,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该机构认为,尽管前期有房企公司债获准注册,但审批期限明显拉长,并且据交易所的窗口指导意见,对新发债公司的营业收入结构以及资金用途均有严格限制。这将导致“未来房企新增融资规模将持续受到抑制”。

  与此同时,房企杠杆水平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因为“去年大量银行表外资金借道非标流入房地产领域”。

  本轮周期中,在开发贷、公司债、再融资等受到监管后,房企相应地寻求中票、信托以及其他创新融资等。其中,中票受到资产比例的限制要求,信托则被银监会列入检查要点。按照严跃进的观点,房企还会寻求其它创新的融资手段,但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根本性的帮助。

  广发证券指出,从房企的债务端看,样本上市房企存量债务的期限大多在2-3年。因此,过去两年大规模的债务融资或将在未来几年集中兑付。据统计,明后两年样本房企债务兑付数量将达到高点,兑付规模将分别高达3375亿、4474亿。

  该机构还认为,相比大型房企具备更强的销售回款能力和更加稳健的财务水平,中小型房企的兑付风险尤其值得警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2023年,国家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开始成为推动家居领域升级的重要力量,软体家具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周期,而功能/智能化趋势以创新驱动,正是新质生产力时代下行业的关键突破口!其中,功能沙发作为软体家居智能化方向的关键品

2025年09月16日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2025年09月10日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当前,我国居民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且该时长呈下降趋势。2025年我国睡眠市场消费中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占比分别仅有4%,并且市场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床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大。同时,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目前部分床垫产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进行主动干预,提供助眠、防止打鼾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大中型专业岩土工程企业迎来出海机遇,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或将由分散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大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站、工业园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均涉及岩土工程业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需求仍持续存在。2025年H1,我国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增长持续减速,至2024年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00%。其市场结构显著变化:B端市场份额从2019年65%降至2024年44.1%,C端则提升至54.6%。同时随着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行业加速向线上渠道转型,线上销量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07月03日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国内床垫需求市场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住房交易以及存量房再装修将形成更多的床垫消费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睡眠及换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国内床垫使用年限有望逐渐缩短,将带动床垫更换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