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迎新突破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保底+分红”成主流,专家建议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将进入总结阶段。日前获悉,经过两年时间,多个试点地区就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形成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今年6月份,全部试点相关工作将要完成,各地将围绕这项全新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交总结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

  所谓土地经营权入股,是指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或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通过这项改革可以同时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益,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2015年初,农业部决定在江苏省武进区和山东省青州市等7个地区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而早在农业部正式启动试点之前,一些发达地区就已经在实践中尝试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操作。此前在四川采访时了解到,在该省,随着业主规模经济效益的显现,一些村民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土地流转模式,期盼与业主利益共享。于是在一些地区,经过创新和政府协调,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负责生产管理及经营。

  2016年,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等“三权”分置的顶层文件出台,使土地经营权入股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据农业部介绍,7个试点县(市、区)培育了一批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探索了试点工作的推进机制,形成了入股主体的联结机制,建立了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土地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土地入股农民合作社、土地入股公司以及土地入股合作社再入股公司。而对于收益分配,现在绝大多数地区采用了“保底+分红”的分配方式。以青州市试点的一家合作社为例,从当地了解到,农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后,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从事蔬菜种植,而入股的农民既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用,也能得到盈余分红。

  另外,也有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或者非公司制的股份合作农业项目,农民不一定有保底收益,而是直接实行按股分红、按股分享销售收入。

  多位专家表示,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远比单纯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复杂。即将进入总结阶段的这一轮试点同样暴露出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未来要及时对此开展风险控制的政策制度设计。李国祥表示,入股后在农业企业的经营上,农民的意见很容易出现分歧,而在管理者方面,具备市场头脑与经营素质的农民数量也很有限,这些都是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此外,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风险共担机制建立了,但利益共享未必做得到。所以,现在各地探索的保底加分红做法值得推广。

  此外,农民用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能占多少股份仍需双方充分协商,因此专家还建议,未来一定要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土地经营权与企业原有资产的比价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设立入股保险、风险保障金等救济机制等。

  多位专家还表示,这一轮试点的经验对于修改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入股这一流转方式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中被提及过,但并未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做实质内涵界定。而无论是物权法还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均未对土地经营权做出严格的限定,土地经营权概念更多地存在于政策文件和理论探讨中。

  专家表示,尤其目前正在推进“三权”分置理论改革,为了降低农户失地风险,目前农民土地入股需要在农户保留承包权的基础上,让渡一定期限内承包地的经营权,这都需要进行法律技术的转化。今年即将推出的完善“三权”分置的多项办法和措施,也需将农地入股的问题考虑在内,要对农民土地入股后包括耕作、收益以及其他衍生的多重经营性权益进行明确。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