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9月首周成交环比明显回落 其中一线降幅显著

       导读:9月首周成交环比明显回落 其中一线降幅显著。上周,一线四大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 88 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 37%,同比下跌 9.28%。我们跟踪的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交 370 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 16%,同比上升 10.78%。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天津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整体成交情况:9 月首周环比下跌,其中一线城市降幅显著

       上周,一线四大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 88 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 37%,同比下跌 9.28%。我们跟踪的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交 370 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 16%,同比上升 10.78%。

       上周,整体成交环比明显回落,其中一线城市大幅下行,四大城市除北京外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海大幅回落 62%;二线样本城市环比涨跌各异,其中济南、东莞、昆明涨幅明显,而杭州、武汉、厦门、南京、无锡等热点城市成交环比下跌。

       分区域看,上周三大重点区域环比涨跌各异,其中环渤海区域环比上涨 14%,样本城市中北京领涨,涨幅超过 60%;长三角区域环比下跌 38%,样本城市除苏州外均环比下行,其中上海跌幅超 60%;珠三角区域环比小幅下跌,其中深圳跌幅超 30%。

       整体库存情况:库存指数小幅下跌,去化加快

       上周,全国 15 城市库存指数小幅下跌,北京库存指数继续回升,而上海库存指数则继续下跌,再次突破 1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上周,推盘量震荡上行,12 大城市去化速度加快。

       信贷边际宽松逐步消失,继续看淡主流地产

       目前,热点城市调控政策持续密集落地,二线城市有限购重新回归的迹象。此外,整体信贷边际宽松逐步消失,35 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结束了 15年以来的持续下行态势。成交方面,9 月上旬,我们跟踪的 60 城市新房成交环比微涨,同比增速因低基数继续抬升至 35.3%,但中期来看,我们依旧维持前期的观点,未来行业基本面量价调整的大趋势不变。投资策略方面,自上而下,我们维持年初以来的观点,未来行业基本面及政策面均不具备支撑主流地产股持续上涨的中期基础,继续看淡主流地产。于此同时,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在大资管时代下,房地产金融具备行业投资机会,能够稳定贡献合理收益的持有型物业运营企业能够真正匹配“资产荒”的需求,这类企业真正具备中长期的投资逻辑。自下而上,我们则继续挖掘估值较低,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的转型个股。

地产行业情况跟踪

整体成交情况

       上周,一线四大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88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37%,同比下跌9.28%。我们跟踪的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交370万平米,环比上周下降16%,同比上升10.78%。

表 1:跟踪城市房地产成交信息表(单位:万平米)


 

       数据来源:Wind KKKKK 上周,整体成交环比明显回落,其中一线城市大幅下行,四大城市除北京外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海大幅回落 62%;二线样本城市环比涨跌各异,其中济南、东莞、昆明涨幅明显,而杭州、武汉、厦门、南京、无锡等热点城市成交环比下跌。

图1:一线/二线城市成交指数


 

数据来源:Wind

       分区域看,上周三大重点区域环比涨跌各异,其中环渤海区域环比上涨14%,样本城市中北京领涨,涨幅超过 60%;长三角区域环比下跌 38%,样本城市除苏州外均环比下行,其中上海跌幅超 60%;珠三角区域环比小幅下跌,其中深圳跌幅超 30%。

图2: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成交指数


 

数据来源:Wind

       上周,中部地区环比下跌29%,其他地区环比上涨9%。具体到样本城市,中部地区样本城市中武汉领跌,跌幅为 52%,其他区域样本城市中厦门由于限购令出台,成交回落 42%。

图3:中部/其他地区城市成交指数


 

数据来源:Wind

整体库存情况

       目前,热点城市调控政策持续密集落地,二线城市有限购重新回归的迹象。此外,整体信贷边际宽松逐步消失,35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结束了15年以来的持续下行态势。成交方面,9月上旬,我们跟踪的60城市新房成交环比微涨,同比增速因低基数继续抬升至35.3%,但中期来看,我们依旧维持前期的观点,未来行业基本面量价调整的大趋势不变。投资策略方面,自上而下,我们维持年初以来的观点,未来行业基本面及政策面均不具备支撑主流地产股持续上涨的中期基础,继续看淡主流地产。于此同时,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在大资管时代下,房地产金融具备行业投资机会,能够稳定贡献合理收益的持有型物业运营企业能够真正匹配“资产荒”的需求,这类企业真正具备中长期的投资逻辑。自下而上,我们则继续挖掘估值较低,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的转型个股。

       上周,全国 15 城市库存指数小幅下跌,北京库存指数继续回升,而上海库存指数则继续下跌,再次突破 1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图4:库存指数


 

数据来源:Wind

资料来源: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