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投资规模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土木建筑件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可用地的日趋紧张,高层建筑的日趋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整体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增长,200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5.9 万亿元,2016 年增长至59.65 万亿元,十多年间投资规模翻了数倍,具体如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持续增加,为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筑业快速发展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业自上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恢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从2004 年的2.9 万亿元增长至2016 年的19.36 万亿元,增幅为566.97%,2004-2016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如下表:

 

          由上图,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加,而作为建筑业基础性的细分领域,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也随之快速成长。

          (3)我国批准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增长

          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建设用地面积大小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和新型城镇化、城乡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批准建设用地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6 年至今,我国每年批准建设用地面积基本维持在40 万公顷以上,2006-2015 年我国批准建设用地情况具体如下:

 

          根据2016 年4 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5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我国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合计53.36 万公顷,用地类型主要包括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用地,其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根据2017 年2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6 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52 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9%。

          建设用地规模的持续增长,为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势必在未来得以长足发展。

          (4)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

          目前,房地产领域仍是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住房、办公楼、商业、工业厂房、保障性住房等众多工程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即使在房地产行业进行了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仍旧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2016 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0.26 万亿元,十多年间投资规模翻了数倍,2004-2016 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具体如下:

 

          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逐年增加,我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也逐年增长,2016年,我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26.40 亿平方米,较2004 年增长3 倍有余,具体如下:

 

          以保障性住房为例,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了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租房等构成,通称保障性住房。2016 年7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2011-2015 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013 万套、基本建成2,860 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3,600 万套的任务;“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2,191 万套、基本建成1,398 万套;“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359 万套,基本建成1,086 万套。2015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万亿元,比2010 年增长约1 倍,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5.7%提高到2015 年的6.1%。房地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了建筑、建材、金融、家具、电器等产业的持续发展。

          十三五”时期,全国开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2,000 万套,力争到2020 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更加合理,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居住品质明显提升,住宅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 亿平方米左右,到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 平方米左右。

          综上,房地产领域作为目前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 万亿元,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 万亿级上升到20 万亿级,年均20 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 年。另有统计表明,未来10 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 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 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政府、社会服务的医院、学校。城镇化推动了对基础设施、住宅、耐用消耗品、汽车等的需求,这是中国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因此,2012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2011 年3 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并要求“十二五”期间的5 年间我国城镇化率要提高4 个百分点,2015 年要达到51.5%。2016 年3 月,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2015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1%,要求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同时,“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三个1 亿人”城镇化工程,即:推进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 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依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引导约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2014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①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②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③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1%,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④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仅0.1 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 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⑤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⑥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殷实充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了2014-2020 年期间的发展目标如下:

          ①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 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②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③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 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④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⑤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由上,未来5-10 年间,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预计,到2020 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城市化率的提升将推进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新增人口将促进城市房地产、城市出行、城市地下空间等与地基与基础工程等相关行业市场的持续高温。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的发布,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宏观研究统计,新型城镇化将拉动40 万亿元投资,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管理任务,要求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新型城镇化是土地高度集约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工程施工节能、节地、节材、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房地产代建行业现状分析:新签约规模持续走高 市场竞争加剧

我国房地产代建行业现状分析:新签约规模持续走高 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代建企业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为17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3%;2024年1-6月,28家典型房地产代建企业新签约代建规划建筑面积为7325万平方米。

2024年11月12日
政策组合拳下我国定制家居市场有望回暖 行业全屋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所趋

政策组合拳下我国定制家居市场有望回暖 行业全屋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所趋

地产政策叠加各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定制家居消费修复可期。2024年9 月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地方调控政策加速松绑。截至10月16日,共有 70 个城市出台 81 次放松性政策,其中,广州、天津全面取消限购,北京、上海、深圳分区优化限购政策,厦门、深圳等取消限售,深圳、无锡、杭州等取消新房限价。

2024年10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增长动力不足且规模增速放缓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增长动力不足且规模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具有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工程勘察新签合同额合计1455.5亿元,同比减少2.3%;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合计7290.5亿元,同比增长0.2%;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合计71380.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合计1412.2亿元,同比增长4.3%。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产业园进入4.0时代 政策扶持不断加码 经营模式正趋向多元化

我国产业园进入4.0时代 政策扶持不断加码 经营模式正趋向多元化

传统产业园主要依赖于土地租赁和物业销售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需求的多样化,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不少园区运营商纷纷谋求战略转型,产业园开始转向多元化经营。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水运工程建设行业分析:政策频出、投资高热 项目规划空间可期

我国水运工程建设行业分析:政策频出、投资高热 项目规划空间可期

并且,近四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均高于7000亿元,2022年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截止2023年达到11996亿元,同比增长10.12%,并且国家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其中安排水利领域资金超过国债资金总规模的一半,建设资金来源逐步多元化。

2024年10月15日
我国智能门锁产品正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 ChatGPT4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新方向

我国智能门锁产品正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 ChatGPT4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新方向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有三股势力。第一类是传统的锁具连锁品牌,如凯迪仕、德施曼、耶鲁等品牌,第二类是拥有雄厚资金、技术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如华为、小米、百度等,第三类则是一些家电行业的跨界选手,如TCL、美的、海尔等。

2024年10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