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二次房改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报告网摘要:据悉,住建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准备拟定“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初步实施方案。更有报道称,旨在“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二次房改”进入实质阶段,有望年内启动。下文是对二次房改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据悉,住建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准备拟定“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初步实施方案。更有报道称,旨在“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二次房改”进入实质阶段,有望年内启动。下文是对二次房改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住建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将保障房种类简化为“供租赁的公租房”和“供销售的共有产权房”,厘清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的关系,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削减保障房种类、住房属性和改善需求平衡、住房储蓄银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均是研究重点。

  未来的主导思路是什么

  从种种迹象来看,未来中国的住房体系设计将更多倾向于“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一思路。

  在此次启动二次房改过程中,有关人士透露出,“目的在于既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又能使市场规律在住房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住房分层设计理念将会成为二次房改的主导思路。实际上,这一制度体系在新加坡获得了极大成功,国内有可能会照搬这一做法。

  也就是说,未来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将归入社会保障序列,包括租赁型保障房和购买型保障房。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市场已经存在的各种名目的保障房,未来将统统归于上述两大类。

  而在归市场方面,行政化干预将会全面退出市场,包括取消一线城市限购等政策,实行价格上不封顶策略。从这一点看,北京高地价催发的“被豪宅”化问题,将会通过打开限购的渠道来化解,但这并不会对工薪阶层的保障性住房带来任何干扰。

  不过,对商品房存量市场而言,周围高地价引发的新建商品房价格升高,无疑将会推高二手纯市场化商品房价格。

  二次房改面临的最大问题

  不过,比新加坡国情更为复杂的是,中国还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在1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存在着大量无户籍流动人口,并且还在持续流入的过程中。

  实际上,这部分人口的住房需求往往是最迫切的,但大都经济实力有限,也是最需纳入保障房的群体。但是,从过去经验看,由于城市既得利益者排外思路,这部分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一直处于悬空状态,并且越是规模大的城市,这一问题越突出。

  在二次房改中,现在还无法得知未来保障房的受益边界。即便是受益者扩大到了这些新市民身上,但在落实和执行上依然存在不确定。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将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房价格局。显然,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营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二次房改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根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初步实施方案,在对过去将近10年房改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的同时,将根据形势变化,对住房政策的基本方向、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取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等,做出新的调整和定位。

  按照有关工作安排,有关部门将在2015年研究提出“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将成为这份方案的指导性原则。

  记者了解到,不出意外,对商品住房消费、住房保障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界定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前住房消费市场、住房保障领域工作的新变化,是该方案十分重视的方向所在,其目的在于既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又能使市场规律在住房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去投资化、去杠杆化,确保住房的基本属性,这个方向没有变,但是现在包括决策层在内,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既能保证住房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又尊重认可居民通过市场手段改善居住条件需求的路径。”前述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称。而这将对当前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选取的政策口径,产生现实性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初期研究准备中,住房保障体系的重新调整,也被列为重要的内容方向之一。一旦这一方向的内容最终得以确定,则意味着中国住房保障基本体系的构成,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和调整。

  “以前保障性住房品类繁多,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后来的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以及半保障性质的自住商品房,以及共有产权房等,这些种类将在未来进行削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分为租赁型保障房和销售型保障房,在销售型保障房中,贯彻‘共有产权’的思路。”前述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称。

  此外,方案还将包括若干涉及房地产、住房政策的重大问题。

  在住建部内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一度被称为“房改司”。因此,此次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住建部内,主要工作由住房改革与发展司牵头完成。由于同时涉及房地产、住房保障等领域的内容,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住房保障司等,也都将参与到工作当中。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将对一些制度创新的可能予以讨论和回应。例如,住房储蓄银行目前即有望在二次房改初步设施方案的研究讨论过程中进行论证,如果形成共识,将确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目标。除此之外,作为住房消费重要支撑的住房公积金的用途、监管等内容,也将在方案研讨的过程中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作为住房公积金监管的基本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