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城市进程推动新体系建设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参考《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这不仅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形态,而且将深刻改变中国的城市体系,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重构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将使我们抓住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从而使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巨大新动能。
  ●未来中国将形成:以东中部一体化城市网为一网,以东北沿京哈线城市发展带、西北沿陇海-兰新城市发展带、正西沿长江上游城市发展带、西南沿沪昆线西段城市发展带以及东南沿海城市发展带为五带,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三十个城市群为主体的集群化组织体系。
  ●未来中国将建立超大、特大、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超大特大若干,大城市上百,中小城市过千,小城镇过万的城市数量体系。
  ●如果实现集群化、哑铃型、多中心和链网化四个转变,多中心群网化的城市新体系将迸发中国发展新动能。
  释放潜能、化解矛盾、顺应规律需要城市新体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拥有带动中国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巨大潜能,囿于既有的城市体系约束等,而无法充分释放。不仅如此,城镇化导致的人口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使全国经济空间正在深刻调整,城市分化加剧、局部面临衰退等新矛盾愈加凸显。大量人口向就业机会多、吸引力强的大城市流动是内在规律使然,但非要将其引导、限制于中小城市(镇)不仅损失效率,还影响公平。释放潜能、化解矛盾、顺应规律需要重构中国城市新体系。
  ——经济下行压力大,发展需要新动能。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单靠传统驱动方式已难以完全奏效。大国经济发展亟待寻求、释放新型城镇化的新动能。
  ——城市病愈演愈烈,化解需要新路径。城市化浪潮带来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许多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超出其合理规模,住房、交通等资源竞争日益激烈,房价畸高、交通拥挤等城市病愈演愈烈。化解大国城市病需要开辟新路径。
  ——部分地区现衰退,重振需要新支撑。全国经济空间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像东北等一些地区出现或面临衰退,其主因在于当地大城市竞争力弱化,城市集群组织体系缺失。摆脱衰退、实现重振亟须城市新体系的新支撑。
  ——城市“限大扩小”难落实,引导政策需要新调整。原有笼统提出限制大城市和发展小城镇的做法面临无法有效落实的难题。大城市在最优规模下仍具有发展潜力,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既缺乏足够的就业、收入等条件支撑,又受当地财力不足的约束限制。真正实现大中小城市(镇)的协调发展,亟待引导政策的新调整。
  ——城市等级化阻碍分工协作,化解矛盾需要新突破。城市等级化对城市间分工协作的限制和阻碍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以行政权力层级为主的城市等级化既阻碍了城市间的水平分工和协作联系,又加剧了城市间分化。化解分化矛盾、促进协调发展亟待城市联系体系的新突破。
  规划集群化、哑铃型、多中心、链网化城市新体系
  在城镇化加速期完成之后,中国有可能达到75%城镇化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中国人口可能25%出现在大城市里,25%在中小城市里,25%在小城镇里,25%在农村。在审视国际发展经验与趋势,并通过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结合大国特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发展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形成集群化的城市组织体系、哑铃型的城市规模体系、多中心的城市结构体系和多功能链网络的城市联系体系。规划以上中国城市新体系,关键在于实现四个新转变。具体包括:
  ——城市组织体系:从孤立城市向城市群体系转变,形成一网五带三十群城市群体系。城市集群组织能够创造、分享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克服负外部性。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的主体形态。未来中国将形成:以东中部一体化城市网为一网,以东北沿京哈线城市发展带、西北沿陇海-兰新城市发展带、正西沿长江上游城市发展带、西南沿沪昆线西段城市发展带以及东南沿海城市发展带为五带,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三十个城市群为主体的集群化组织体系。规划中国大国城市体系首先要实现从孤立城市向城市集群化组织体系转变,把大中小城市(镇)的协调发展方针具体到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规模体系:从塔尖型向哑铃型转变,将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大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高地”,小城市(镇)是衔接城乡的“桥梁”。哑铃型的城市规模体系兼顾了大城市与小城市(镇)发展。未来中国将建立超大、特大、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超大特大若干,大城市上百,中小城市过千,小城镇过万的城市数量体系。
  规划中国城市新体系需要实现大、中、小城市(镇)人口规模分布从塔尖型向“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转变。
  ——城市结构体系: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将形成至少四尺度多中心的结构体系。多中心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空间结构布局,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理论推导,未来中国都将可能形成“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大城市尺度的多中心结构”体系。规划中国城市新体系需要改变“摊大饼”、单中心设计,在城市内部实现大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城市群内实现从核心城市独大向多中心协调发展转变,在全国范围规划多个中心城市群和多个中心城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增长持续减速,至2024年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00%。其市场结构显著变化:B端市场份额从2019年65%降至2024年44.1%,C端则提升至54.6%。同时随着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行业加速向线上渠道转型,线上销量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07月03日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国内床垫需求市场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住房交易以及存量房再装修将形成更多的床垫消费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睡眠及换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国内床垫使用年限有望逐渐缩短,将带动床垫更换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