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对策。明确土地供应向中小户型和保障性住房倾斜的方向,加快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稳定房地产投资。
参考《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营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房地产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当资源配置以及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对经济系统进行干预和规范,弥补市场缺陷。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任务,确保房地产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
自 2010 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取得成效, 源于连续三年调控的持续性。 政策方向明确了,政策预期稳定了, 才会有利于市场供应的稳定。 地方政府要制定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限购要覆盖包括郊区的全部行政区域, 严格控制购房人资格,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对规避限购限贷措施的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追究责任。 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政策和配套细则时应区别对待自住型改善型购房者与投机投资型购房者, 在金融和税收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 在实现控制房价目标的同时避免误伤普通刚需购房人。 房地产业产业链较长,带动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增加就业与提高国民收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调控的同时也要一定程度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市场化,维持一定的开发量与交易量,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供应结构
明确土地供应向中小户型和保障性住房倾斜的方向,加快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稳定房地产投资。 加强房地产企业信用管理, 打击囤地、囤房行为,加大对土地政策的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无偿收回的政策。合理引导市场,调整房地产的投资政策,通过干预实现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增加有效供给,从源头上解决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使房地产市场供需总量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刚需的集中释放造成供需的失衡,打造运行平稳、富有效率并能兼顾公平的房地产市场。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信息发布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完善监测体系。
对没有实行预售资金监管和预售方案报价过高的项目将不发预售许可证。规范交易行为,整顿房地产秩序,形成完善的房地产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准入制度,对在在房地产开发、预售、销售和交易中的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进行严格规范。 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实施监管。 充分发挥公众、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舆论引导,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土地供应、房地产开发及市格场交易信息,提高监管和调控效率。
(四)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 建立公平公正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经济适用房、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开工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 保证保障房的土地供给比例, 建立售租并存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群体对住房的基本需求, 以保障房的有效供应来弥补商品住宅出现的供应缺口,分流商品房市场压力, 扭转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 从而制衡房价的上涨。 放宽保障房准入门槛,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使更广大的弱势群体从保障房中受益。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 分配和退出的信息进行公示, 避免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分配过程中产生腐败或投机行为。 在制定保障房建设和配置计划时, 避免出现保障房闲置与住房困难人群并存的局面, 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消除因住房不公而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在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取向不变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保障责任重大。 要运用好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 双管齐下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最终实现国民经济以及房地产行业蓬勃健康地发展的宏伟目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