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预计2013年2季度房地产行业二线城市将成市场推动主力之一

        导读:房地产市场规模来看,成渝两地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北上广深,其中重庆超过4500万平方米,是一线城市中最高的北京2倍之多。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低的城市化率、区域中心地位的进一步显现,将为成渝、武汉等城市房地产市场带来广阔的空间。


        图:2005-2012年成渝与广深不同指标复合增速表:2005-2012年不同指标广深与成渝比值

 

 

 


        成渝、武汉等部分中西部二线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在经济增长、人口增加背景下,市场存在更多机会。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发展迅速,与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成渝两市GDP规模均入围全国十强,其中重庆突破万亿元,增速明显高于东部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
房地产市场规模来看,成渝两地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北上广深,其中重庆超过4500万平方米,是一线城市中最高的北京2倍之多。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低的城市化率、区域中心地位的进一步显现,将为成渝、武汉等城市房地产市场带来广阔的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按摩椅使用场景延伸 行业正智能化转型 市场低渗透率蕴藏增长机遇

我国按摩椅使用场景延伸 行业正智能化转型 市场低渗透率蕴藏增长机遇

我国按摩椅行业已形成覆盖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中游研发制造、下游销售渠道及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基础扎实且分工明确。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与市场教育深化,按摩椅需求来源日趋多元,消费群体持续扩容,使用场景也从家庭客厅向办公室、商场、新能源充电站等碎片化场景延伸。

2025年10月29日
城镇化+政策双引擎拉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方向升级

城镇化+政策双引擎拉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方向升级

当下,在城市更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旧城区域绿地系统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已成为政府统筹协调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旧城改造也为城市景观建设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我国功能沙发行业:多重因素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头部品牌已形成显著优势

2023年,国家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开始成为推动家居领域升级的重要力量,软体家具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周期,而功能/智能化趋势以创新驱动,正是新质生产力时代下行业的关键突破口!其中,功能沙发作为软体家居智能化方向的关键品

2025年09月16日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2025年09月10日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当前,我国居民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且该时长呈下降趋势。2025年我国睡眠市场消费中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占比分别仅有4%,并且市场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床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大。同时,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目前部分床垫产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进行主动干预,提供助眠、防止打鼾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大中型专业岩土工程企业迎来出海机遇,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或将由分散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大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站、工业园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均涉及岩土工程业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需求仍持续存在。2025年H1,我国

2025年08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