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规模历次陡然增长背后的重要原因还是国内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外部流动性迅速紧缩。
自去年 10 月份境内融资收紧以来,不少中资房企通过海外发债获得融资,企业通过境外发债扩大资金来源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境外美元敞口风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注:仅考虑中资企业境外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2017 年 1 月,外汇储备降至 2.998 万亿美元,70 个月来首次跌破 3 万亿美元,在外汇储备流失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也遭到贬值。央行、外管局对于资金出境监管愈发严格。
国内地产政策收紧叠加资金出境困难,使得企业境外美元敞口风险不断加大。


截止 2017 年 12 月中旬,中国恒大、佳兆业和碧桂园离岸存量债务较多,2018 年离岸债到期量大,其中中国恒大离岸债券存续规模达 153.24 亿美元,2018 年到期 30 亿美元。


境内融资收紧,海外融资为房企开了一扇窗,但是如果海外融资过度,在严控资本流出时,可能导致离岸现金来源与离岸债务支付义务不匹配。不仅如此,在“美国减税、美元加息” 的背景下,境外融资成本也有所抬升,房企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剧。同时,在严监管下,企业筹措离岸资金困难,离岸融资渠道的可获得性下降,17 年房企美元债发行规模再创新高,后续境外融资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关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