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抗震防灾工作,为了促进建筑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规范和政策,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
政策名称 |
时间 |
要点 |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
2006.1 |
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 |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
2006.12 |
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2010.5 |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2011.4 |
国家扶持建筑业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 |
2011/2013 |
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
《住建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 |
2014.2 |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域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 |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 |
2016.12 |
“十三五”期间,以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8度以上地震高烈区所在地为主,重点对1800万多户农居进行抗震加固或新建,提供农居抗震防灾能力。 |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 |
2019.2 |
开展城镇住宅抗震性能排查,实施城镇住宅抗震加固工程,推广应用减震隔震技术,完善抗震防灾法规制度。 |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
2019.10 |
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国家鼓励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抗震性能。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9.10 |
鼓励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
《住建部: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
2020.3 |
配合完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推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20年工作要点发布》 |
2020.4 |
提出提升城乡建设领域抗震减灾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包括完善抗震管理法规制度、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夯实抗震防灾工作基础等。 |
二、 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且各种生产要素充裕,我国建筑减震行业所需的橡胶材料供给充足,合成橡胶价格有所下降,所以我国建筑减震行业发展的环境较好。
三、 社会环境
(1) 建筑传统加固方式增加建筑物自重且浪费了很多资源,为了顺应目前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趋势,发展建筑减震产业极有必要。
(2) 我国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发展建筑减震产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3) 我国建筑一直保持大规模稳定增长,对建筑减震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保障了我国建筑减震行业的市场空间以及发展前景,为我国建筑减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据统计,2014-2019年我国建筑减震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2019年我国建筑减震产品需求量达43000套。

四、 技术环境
(1)地基建筑减震技术:主要包括绝缘及屏蔽,利用软弱地基达到建筑减震的目的,让输入加速度下降,使地震所产生的输入波减少。
(2)基础建筑减震技术:把相关控制机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基地上,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进行隔离,防止能量传输到上部结构,减少上部结构因地震而出现的振动,减少对房屋建筑物的破坏。
(3)滑移建筑减震技术:将石墨、砂料、钢摩擦滑板等材料设置在房屋建筑的基础底面,通过该滑移层的滑移错动来隔断地震所产生的输入波。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建筑减震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18年中国建筑减震产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