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房地产业展望

       内容提示:分析人士看来,内地房企无论是在资金实力、运营经验方面都与港资房企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此时港资抄底拿地,提前在二三线城市布局的行为,显然是趁楼市调控、内地房企自顾不暇之余,抢占先机,提前布局。

       楼价的走势一直是各界人士预测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2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表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1个大中城市相继宣布楼市调控政策将延续,面对可能持续从紧的调控政策,房价走势何去何从?房地产中介在寒冬中能否生存?各地开发商又是否将陷入生死战?

 

  房地产促销四处开花 电商时代或到来

 

  限购一年,住宅市场主导权终于从卖方转向了买方。“金九银十”的消散,磨折了开发商的信心,却成全了购房者观望的态度。自龙湖在上海率先打开降价大门,就开始了这一轮以龙头房企为代表的促销降价潮。

 

  降价补差价、溢价回购楼盘、零首付、送分期、无理由退房/回购、买房送车等等促销花样频出。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绿地集团,9月18日在北京开盘的花都嘉园项目开盘三个月,签约成交率却仅为13.82%。时间走入年底,终于撑不住的绿地花都嘉园项目,仅在半个月内就推出两轮促销手段:先是推出20套特价房,特价房优惠2万抵12万;随即,该项目又推出代还房贷计划。

 

  除去传统的现场销售外,2011年风头最劲的销售方式就是由潘石屹推动的网上售房模式。潘石屹不仅剥离了自己的销售团队,联合多家房地产代理商开始了房地产销售的电子商务时代。2011年底,20家房地产商组成联盟,网上销售百套房产。除此之外,淘宝网还于“双十二”2012年12月12日推出了五折“秒杀”。

 

  点评: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2011年楼市调控走入“白热化”。在其看来,在房地产信贷收紧的背景下,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价格逐渐走低。四季度价格回落,拐点凸显。目前,限购最严的北京项目降价已经从大房企向小房企蔓延,全面降价时代或将来临。

 

  事实上,房地产开发商降价促销已经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转向落落大方的叫卖。

 

  彼时,公开预言“用不了几年,你的房子如果不上网就没人要”的潘石屹,随即陷入了上海销售“欠薪门”一事之中。未来房地产销售走向公开之余,存在其中的规范性与责任感等诸多问题,也应随之完善。

 

  易居中国的杨红旭认为,网络也在改变房屋交易这样的“大块头”游戏规则。当前主要四家房产电商:EJU平台,淘宝房产、搜狐E购房以及搜 房 网,“看成中国房产电商界‘四大才子’”,2012年将有越来越多的相关方,享受电商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政策从步步加码逐渐走向执行和观望

 

  房价“拐点”确立之初,同时传出来的声音就是政策将逐渐走向松动。彼时,包括券商、研究机构等诸多专家,均纷纷预测,住宅市场将会在今年的上半年之前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不过,调控之手不会再紧紧的扼住开发商的喉咙,而逐渐走向放松。来自人大的报告更是“激进”的预测,要使明年经济增速不跌破9%,地方财政和宏观经济都难以忍受房价出现回落20%的情形。而更进一步的,最早在今年二季度,将会出现地方政府“暗度陈仓”,弱化调控的可能;而到了三季度,中央政府则会开始放松限贷政策,进而限购令将逐步松动。

 

  而1月9日,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则在上海做出预测,称现有的房产政策在今年四季度前一定会有变动,“如现有地产政策完全不变,房产行业最晚在今年第四季度崩溃,就是这个行业彻底玩完。”

 

  点评:下半年,楼市政策外紧内松。正如曹建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那样,政策已经从步步加码,转向执行和观望。更进一步的,地方政府率先表示HOLD不住,从佛山的朝令夕改,再到近期传出北京限购令的放松。开发商尚未伤筋动骨,地方政府却已经暗地和中央政府展开博弈,上演“宫心计”。

 

  今年,决定房地产市场行情的,或许是货币政策,库存去化程度以及限购令的走向。或许,正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所呼吁的那样,楼市政策应该明朗化,这样市场才能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

 

  商业地产将迎来春天

 

  事实上,早在楼市调控之初,包括万科、保利等传统的住宅龙头房企,就纷纷宣称要向商业地产转型——一时间,20%的商业物业持有率成为多家开发商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发展目标。

 

  然而,伴随着调控的深入以及销售遇冷,开发商们的资金链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压。一众房企日益谨慎,珍惜手中所持现金。而作为投入巨大、回报期长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在此领域更是难得出手。

 

  就此,住宅土地市场陷入一片冷清之中。除去绿城之外,一线房企们并未伤筋动骨,仅是伺机而动。而最先承受不住的,反而是地方政府——地价渐趋合理,原本捆绑性的政策也消失不见。终于,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港资房企按捺不住,率先抄底抢地——三季度以来,包括和记黄埔、恒隆地产、仁恒置业等等商业运营商纷纷出手拿地,短短时间内200亿左右资金砸向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市场。

 

  而就在2011年的12月29日,SOHO中国又以40亿的代价,成功拿下上海证大、绿城中国、磐石所持外滩地王50%的股权。

 

  点评:“国内纯粹的城市运营商数目有限”,某知名房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述。事实上,目前一线城市的中心和CBD区域,大部分被港资房企所占据——除去万达之外,包括龙湖、华润和绿地等知名开发商,仅能在一线城市的副中心区与港资房企争一日之短长。

 

  在分析人士看来,内地房企无论是在资金实力、运营经验方面都与港资房企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此时港资抄底拿地,提前在二三线城市布局的行为,显然是趁楼市调控、内地房企自顾不暇之余,抢占先机,提前布局。

 

  开发商两极分化 国资趁势作为

 

  有报道称,2011年1-12月,房地产为主业的产权交易多达253宗,约为2010年全年同业并购宗数的2倍,并购金额超过900亿元,约为去年全年并购金额的6倍。

 

  除去中小房企的股权转让之外,2011年最为吸引人眼球的便是一度扩张激进的绿城集团。因资金紧张而负面消息缠身的绿城集团,开始依靠股权转让和项目腾挪来实现自我救助。仅在年末的半个月时间里,绿城集团就将自身所持两个地王项目的股权进行了出售和让渡。除此之外,2011年12月份,绿城还将所持杭州新华造纸厂项目、杭州兰园项目以及上海东海广场项目的49%股权转让出去。

 

  而另一个值得投资者注意的现象在于,一些主营非地产业务的国资房企,却趁势而起,以巨资拿下土地。仅在去年10-11月,包括杭州城建开发、杭州市地铁置业有限公司等市属国企就在杭州砸下近60亿拿地,“占杭州主城区1-11月卖地总收入的近1/5”,有分析人士如是表示。除此之外,去年年底,葛洲坝、招商、保利等央企和国资企业也开始大手笔抄底拿地。据链家地产统计,北京12月成交的9宗经营性地块中,有8宗地块被国有企业单独或参股斩获。“土地市场的低迷,恰恰给资金实力雄厚的国资企业制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抄底时机”,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如此评述。

 

  即便是绿城,其项目和股权出让的对象以及合作方,大多是那些手持巨资但是却缺乏房企资质的国资公司们。其中,最受关注的合作方,便是中投汇金与绿城的合作案例。

 

  点评:“绿城不过是市场的一个缩影”,链家地产首席地产分析师张月如此表述。在其看来,在成交量下滑、资金被库存套牢、融资难度加大的多面夹击之下,房企普遍面临资金流动性问题。

 

  据称,在企业的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看来,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调控政策之下,受益的都是大型房企和国资公司。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两极分化势必难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家居行业线上化趋势下,全球家居电商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收入达2564亿美元,其中客厅、厨房及餐厅应用市场总占比接近50%。从销售地区看,欧美地区为家居电商主流销售市场,欧洲市场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主。

2025年01月20日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广泛普及,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发展,户外家居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全球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87.25亿美元。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户外家居市场发展成熟,2027年美国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97.96亿美元,欧洲区域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长远来看,露营、房车旅居市场需求快速

2025年01月09日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当前我国冰雪运动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到2023年底已达到935个。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冰雪旅游政策的推动,室内滑雪场全面爆发,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强国。此外高端雪场需求旺盛,2023-2024 雪季滑雪人次增长在 30%以上,未来占比提升空间较大。

2025年0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