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自动衡器行业发展迅速

         自动衡器拥有降低劳动力需求、自动化、精准、高效等特征,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国外不仅着眼于各领域相应设备的研发,更注重系统、软件的运用以及系统集成。

         1)美国

         美国最早将自动衡器应用于工业。二十世纪前,美国机械革命专业化,第一种自动包装和装料秤出现。

         1908年,郝伯特莫里克对连续流量称重的衡器申请专利,首次对输送带的散料进行了动态称重。二十世纪20年代-40年代,美国进入大规模生产及自动化时代。衡器不仅进行重量控制,而且对过程进行控制,成为工业化流程的大脑及神经中心。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对产品质量管理的需求,传统的机械衡器已不能满足美国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自动衡器在各个领域的普及率逐步提升。美国工业市场中衡器由机械向电子过渡已完成80%~90%。美国是衡器行业巨头梅特勒-托利多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国,占比30.41%,达7.56亿美元。

         2)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工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自动衡器市场,日本石田、日本大和等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其自主研发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石田于1973年研发并生产出了全球首台电脑多头称量机,1977年开发了日本第一台自动计量机,为自动衡器在全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日本智能组合秤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市场,日本市场中的智能组合秤产品已能提供蔬菜、水果、肉类、畜产加工品、鱼贝类、水产加工品、酱咸菜等加工食品、奶酪等乳制品、糕点等多品种的自动定量称,几乎涵盖所有食品品种。

         3)欧洲

         欧洲的自动衡器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瑞士、德国等国的衡器制造企业在自动衡器领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随着近年来欧洲人力成本的提升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高端自动衡器的需求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衡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价值前景评估报告

         2014年,行业巨头梅特勒-托利多销售收入为24.86亿美元,其中有35%的收入来源于欧洲。与此同时,欧洲失重秤市场迅速发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瑞士开创(Ktron)、德国申克(SchenckProcessGmbH)、德国布拉本达(Brabender)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占据了欧洲主要的市场份额。

         4)南美

         南美人口众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动衡器的需求有所提升,尤其以巴西、阿根廷等国为代表的自动称重设备市场发展迅速。据2014年巴西国际食品展披露,巴西食品消费总额达到130亿美元,旺盛的食品消费需求促进了巴西食品行业的发展,促使智能组合秤等自动衡器得到了迅速普及。由于南美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自动衡器的应用领域较为局限,主要为食品加工、日用消费品等。

         本土并未有规模化的衡器制造企业,主要从美国、日本或中国进口相关设备。

         5)亚洲(除日本)

         在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市场,近年来自动衡器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亚洲其他国家是中国出口智能组合秤、失重秤等产品的主要目的地。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向亚洲地区累计出口衡器产品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7%,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31.45%。从具体市场看,2014年全国衡器产品出口遍布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和北美是我国衡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市场,东亚、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并列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2014年对东亚、东盟出口衡器产品分别为1.16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同比增长5.72%和15.3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中,工业机器人对高性能传动部件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凭借优异综合性能成为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直线运动模块、末端执行器精准驱动等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行星滚柱丝杠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增量。

2025年11月04日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