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ITRS 路线图的演进,45 纳米的下一代工艺节点是 32 纳米,然后是 22 纳米。不过,因为当工艺进步到 32 纳米时,使用基本相同的光刻设备便可以延伸至 28 纳米,密度更高、晶体管的速度提升了约 50%,但成本基本相同,与 20/22纳米相比,28 纳米具有 1.5-2 倍的成本优势。因此,综合技术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28 纳米都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关键工艺节点。

2011 年第四季度,台积电首先实现了 28 纳米工艺的量产。随后,三星于 2012年、格罗方德于 2013 年第四季度、联电于 2014 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于 2015年第三季度分别实现 28 纳米工艺的量产。截止 2014 年底,台积电是目前全球28 纳米市场中的最大企业,占全球 28 纳米代工市场份额的 80%。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