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节能灯行业现状分析与问题关注

       内容提示:当前国内节能灯行业面临如下方面问题亟待关注:一、受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影响,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二、技术壁垒不断高筑,制约出口。三、节能灯回收利用尚有缺陷,致使环境压力大。

       据海关统计,1-10月宁波口岸共出口节能灯6.3亿只,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6.4%,价值6亿美元,增长6%。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加工贸易出口成倍增加。1-10月宁波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节能灯6.0亿只,减少9.7%,占出口总量的95.3%。同期,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节能灯2705万只,增加2.8倍。

       二、欧盟继续保持第1大出口市场地位,对美国出口逆势增加。1-10月宁波口岸对欧盟出口节能灯9619万只,减少27.8%,占同期节能灯出口总量的15.4%,继续保持宁波口岸节能灯第1大出口市场。同期,对巴西和美国分别出口6994万只和6170万只,分别减少32.4%和增加7.5%。

       三、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主力。1-10月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出口节能灯4.1亿只,增加9.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4亿只,减少15.2%,两者合计占同期节能灯出口总量的88.5%。

       节能是全球照明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等纷纷推出淘汰白炽灯等传统高能耗产品等措施,旨在普及推广节能灯。2011年9月1日起,欧盟已禁止销售60瓦白炽钨丝灯泡。 根据欧洲委员会规例,所有非指示性灯具必须符合最低能源效益规定。传统白炽灯泡已经不能符合该等规定,因此须逐步取缔。墨西哥照明节能计划自2011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将在未来2年内全部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今年内所需的2290万只节能灯将从中国进口。为了节约电力,阿根廷早在2008年就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从2011年6月1日起,阿境内将全面禁止销售25瓦以上的普通白炽灯泡,取而代之的将是紧凑型荧光灯俗称节能灯、LED灯等光源。照明产业节能趋势化,给我国节能灯出口带来了巨大商机。

       然而,当前国内节能灯行业面临如下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受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影响,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今年以来,受到中国稀土产业整合的影响,稀土价格在半年时间内上涨了五六倍,这直接导致以其为主要原材料的荧光粉价格水涨船高,据了解,荧光粉厂的报价已经达到每公斤3300元,与今年3月初的330元/公斤相比,荧光粉价格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涨了整整十倍。加之,今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旨在逼迫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的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受到美参议院通过法案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跳水,一度跌停,对我国节能灯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冲击,迫使部分中小企业选择观望或者不接订单的方式以规避贸易风险。

       二、技术壁垒不断高筑,制约出口。欧盟、美国等地频繁出台各种技术和认证标准,抬高市场。其中尤以欧盟实施《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WEEE)、《禁止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特定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三大指令的影响最为突出,其对有害物质、化学品管理、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回收等做出了严格规定,给企业出口在产品安全、设计、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设置了较高门槛。其中,欧盟对节能灯用的LED产品规定较高要求,除了上述三大指令外,还要符合欧盟低电压指令和电磁兼容指令。此外,美国、欧盟、日本、巴西、韩国、泰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照明产品位列能效标准和技术要求范围内。

       三、节能灯回收利用尚有缺陷,致使环境压力大。节能灯管内含有汞,废灯管如果处理不当一旦破碎,其中的汞就会散播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令人担心的是,由于汞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立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20毫克,而国家规定的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每立方米0.01毫克。含汞玻璃碎片对土壤、水源污染严重,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标,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危害人体健康。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回收节能灯管的相关规定,更没有统一回收的操作模式,废旧节能灯的汞隐患还将继续“潜伏”下去。

       为此建议引导企业:一是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步伐,尽早摆脱原材料、用工等成本上涨影响,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节能灯具,抢占国际高端灯具市场;二是根据各国绿色照明技术壁垒的差异,实施照明灯具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巩固和深化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和扩大新兴的节能灯国际市场;三是建立节能灯统一回收站,避免废旧节能灯对环境的污染;四是树立品牌意识,打响自主品牌,优化产品性能,提高定价自主权,走“以质取胜”和“品牌占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市场规模正在爆发式增长,在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了30802亿元,同比增长28.87%。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35137亿元,国内规模预计达4015亿元。对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由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其销售额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