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激光器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激光器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显示,激光器是能发射激光的装置,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激光器行业上游是激光器件,包括激光芯片、泵浦源、特种光纤、晶体材料、光学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机械元器件、激光控制系统。中游为激光器,包括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下游为激光装备,主要为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熔覆、激光3D打印、激光显示、激光测量、激光武器、激光美容医疗等。

激光器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分析

        1.芯片

        芯片在原材料成本构成中占比较高,对激光器的生产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芯片行业飞速发展,年产量不断增加,有效保障了激光器行业的市场供应。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芯片产量达2613亿块,2021年1-5月我国芯片产量为1339.2亿块,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8.3%。

2016-2021年1-5月我国芯片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学元器件

        由光学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球面、非球面、平面、异形的透镜、棱镜、反射镜、滤光片、光栅等起反射、成像、分光、滤光、传输等作用的光学元件是实现成像和传像的基础。光学镜头及模组则是成像和传像的核心,是各下游应用领域的“眼睛”,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光学元器件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3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06%;预计2021年我国光学元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933亿元。

2017-2021年我国光学元器件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企业优势分析

        现阶段,我国激光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思瑞浦、华峰测控、斯达半导、舜宇光学、欧菲光、高伟电子等。

我国激光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类别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芯片

思瑞浦

企业规模优势: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美国硅谷著名VC投资的半导体公司,专注于高速、高精度、低功耗、超低噪声模拟芯片和系统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持续创新,致力于为市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具有更佳性价比的模拟芯片,产品涵盖工业领域、医疗设备、汽车电子、通信系统和信息安全等多种应用领域。

华峰测控

产品优势:公司凭借产品的高性能、易操作和服务优势等特点,在模拟及数模混合测试设备领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地位,在营收和品牌优势方面均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产品不但在中国境内批量销售还外销至中国台湾、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境外半导体产业发达地区,截至目前,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3000台。

斯达半导

人才技术优势:公司在全球拥有700多位员工,建立了一支知识密集、专业搭配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且极具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队伍。公司主要技术骨干主要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博士或硕士,在IGBT芯片和模块领域有着1025年的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公司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功率模块生产线,建立了完备的产品可靠性实验室和工况模拟实验室等,可实现IGBT模块等产品的性能和静动态测试、IGBT模块工况模拟测试等。此外,公司也十分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电工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联盟。

光学元器件

舜宇光学

企业规模优势:公司现有员工8000余名,资产15亿元, 2007年可实现销售15亿。公司居国内民用光学产品制造企业第一位。连续多年入选全国105个重点工业行业/仪器仪表行业效益十佳企业,根据069月国家统计局全国首届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舜宇居170位,为国内唯一上榜光学企业。公司将立足光电行业,未来发展目标是通过坚持国际化道路和名配角战略,做强、做大、走远,成为光电行业的百年老字号。

欧菲光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拥有国内规模领先、工艺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光学光电子薄膜元器件生产线。公司现有员工约1400余人,其中工程师超过200名。集团在职人数超过2.5万人,营业额超过39亿人民币。公司20043月公司经德国TUV认证部门审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正着手建立ISO9000ISO14001OHSAS18000三个体系合一的认证。

技术优势:公司的研发技术团队多年从事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开发与生产,对于精密光电薄膜的核心工艺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膜系设计经验和一批专有生产技术,与国内竞争者相比,具备了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

高伟电子

企业规模优势:凭着集团以COB技术为基础而制造相机模组的经验及专业知识,集团於2012年开始利用先进的倒装芯片技术生产定焦相机模组。集团的*大客户是Apple,其自2009年起购买集团的相机模组。相机模组的主要客户亦包括其他全球的移动设备制造商(如LG电子)以及於201310月开始成为集团客户的三星电子。 集团亦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用於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光学部件。光学部件的主要客户包括Optis(其为三星电子及东芝的电子部件供应商)以及全球电子公司(如三星电子、LG电子及日立)的附属公司或联属公司。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我国激光器行业发展迅速、竞争优势明显。在全球激光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激光器市场66.12%的份额。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1.81亿美元,2020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7.16%;预计2021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可达126.8亿美元。

2017-2021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 市场占比结构

        从我国激光器细分市场来看,光纤激光器由于性能优异,适用性较强,近十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占据了51%的市场;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达17%;固体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达16%。

2020年我国各类激光器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竞争格局

        从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0年我国IPG市场占比最多,达41.9%;其次是锐科激光,市场占比24.3%;创鑫激光市场占比达11.9%。

2020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企业优势分析

        现阶段,我国激光器行业产业链中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中航重机、联赢激光、三安光电、迪威迅、英诺激光等。

我国激光器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中航重机

企业规模优势: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以航空技术为基础,积极发展具有系统竞争优势的、以航空技术为特色的军民两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截止2018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21亿元,员工9000余人

联赢激光

人才优势:深圳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精密激光焊接研发和生产的设备制造商,同时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工艺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2005年,拥有170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及技术工艺人员占总人数的1/3以上;服务网点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西南、华中、西北地区。

三安光电

生产优势:产业化基地分布在厦门、天津、芜湖、泉州、鄂州等多个地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拥有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迪威迅

企业规模优势:公司以智慧视频和智慧物联核心技术研发为依托,为用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秉承以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服务于用户需求的理念,为园区提供规划、设计、实施、运营的一体化服务,用智慧为园区赋能。主要业务领域涵盖:园区智慧化服务,软件与数字化服务,视讯产品及解决方案等领域。

英诺激光

人才优势: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是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和深圳市“孔雀计划”重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在中国和北美设立研发中心,在精密光学设计、视觉图像处理、运动控制、光-材料作用机理等激光应用理论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公司在中美两国建有体系完善的生产基地、应用实验室和客户服务中心,采用双支持+全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售前、售后支持,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已在中美两国建成三个生产基地,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通用型激光器采用标准化批量生产模式,激光模组及非通用型激光器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分析

        1.市场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激光器下游市场规模达647亿美元,2020年我国激光器下游市场规模达746亿美元,同比增长%;据推测,2021年我国激光器下游市场规模将达846亿美元。

2017-2021年我国激光器下游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应用领域

        激光设备的应用几乎涵盖所有工业领域,除轻工业、汽车、航空航天、动力及能源行业外,正逐步向精细、微细加工领域拓展,有力推动了电子制造、集成电路、通讯、机械、医疗、牙科、美容仪器设备及新兴应用的发展。除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张,激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也逐渐由宏观加工应用覆盖到更细微的工艺环节。数据显示,激光器在材料加工与光刻市场占比最大,达40.6%;其次为通信与光存储,市场占比达27.1%。

2020年全球激光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细分领域

        (1)激光美容仪

        现代激光技术应用于美容皮肤科学的治疗领域,是近年来我国皮肤科专业内突破性的发展之一,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激光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成为美容皮肤科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9.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99%;预计2021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可达34.2亿元。

2017-2021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超快激光

        超快激光是固体激光器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在进行材料加工时,会很大程度上避免长脉宽、低强度的激光造成材料熔化与持续蒸发现象,可以大大提高加工质量。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快激光行业市场规模达27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0.2%;据推测,2021年我国超快激光行业市场规模可达34.5亿元。

2017-2021年我国超快激光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激光切割机

        激光切割设备核心部件激光器价格继续大幅下降,进一步降低下游行业客户购买激光切割设备成本,部分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达266亿元,2020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达318亿元,同比增长19.55%;预计2021年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可达361亿元。

2017-2021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JL)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核电产业的不断重视,我国核电机组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并且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3230.9万千瓦,高于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印度和并列排名第三位的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连续第1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印度在建7台核电机组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自2024年起,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130万台,2025年第一季度达49.4万台,同比激增116.1%,较全球同期增速(82.3%)高出33.8个百分点。市场热度在“618”期间进一步显现: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增长7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