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增速放缓 集成电路产业并购整合风起云涌

   导读:全球集成电路增速放缓,整机商重返研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产业升级催生芯片新需求,这几个因素交叉发酵,导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并购整合此起彼伏。在此大背景下,10月29日举行的2015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备受业界关注,行业精英热议其中新机遇。

  全球集成电路增速放缓,整机商重返研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产业升级催生芯片新需求,这几个因素交叉发酵,导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并购整合此起彼伏。在此大背景下,10月29日举行的2015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备受业界关注,行业精英热议其中新机遇。

  整机商重返研发推升整合

  Intel斥资167亿美元并购Altera,Avago370亿美元并购Broadcom,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并购浪潮汹涌,并购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2015年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并购年,行业增速放缓让这些国际大厂只能抱团取暖。”有业内人士表示。

 华为刚于11月5日发布麒麟950芯片,三星就表示Exynos8890将于12月份大规模量产。整机厂商自主研发芯片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力量。“芯片大厂的整合不会停止,而整机厂再次杀入研发芯片,会给独立芯片厂商带来巨大压力,给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魏少军表示。

  自张忠谋创立台积电,世界集成电路生产从IDM模式垂直厂商走向Foundry模式,诞生了高通、博通等一大批优秀的Fabless芯片厂商,然而随着苹果、三星、华为等整机商自主研发芯片,这种模式有望再次被改变。如今,华为用自家的海思芯片,三星手机也搭载自家芯片,苹果自主研发iphone应用处理器A8和A8X;小米也开始携手联芯科技自研芯片。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魏少军预测,系统整机厂商自研芯片市场份额将从2010年的4%增长到2020年的14.15%。系统整机商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第三方IP核、高额研发投入及自身整机产品的销量能否支撑IC研发;但随着份额增加,台积电等代工企业将会在IP核上投入更多力量,以帮助系统整机企业发展自己的产品,传统的芯片厂商在此情况下,不得不逐渐调整自己的定位,成为多家系统厂商的第二或第三货源供应商。

  此前,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半导体设计领域的整合将会进一步加剧,到2020年,半导体设计公司将会由现有的500多家整合为200多家,全球也许只能留下高通、Intel、MTK、紫光等四家Fabless无晶圆制造半导体厂商手机基带芯片厂商。


  新兴产业应用催生新增长

  PC、手机出货放缓,全球半导体增速放缓,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预测2015年可能成为芯片市场零增长甚至是衰退的一年。但在中国,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基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产业扶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自成格局,增长风景这边独好;其次,新兴产业应用也将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SEMI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陆郝安表示,物联网IOT、IGBT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等将推动半导体市场的新需求,物联网对传感器的需求让集成电路有了新的增长动力。

  物联网所需传感器虽然对芯片提出了“低功耗、低价格”等新要求,但借助现有成熟的封装、制造技术即可完成,这对于我国在45nm左右制程和8寸晶圆的成熟产业布局是巨大的机遇,基于此,中芯国际周子学认为,在超越摩尔领域,中国半导体产业拥有的机会越来越多。

  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产业升级催生了巨大的集成电路市场。进入智能时代,集成电路是所有智能化产品的基础,是提升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产业机遇巨大。例如,随着高铁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使IGBT大发展,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10月22日,中国中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大功率6500VIGBT产品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IGBT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并达到商业化应用水平。而此前,比亚迪与先进半导体在上海举行了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的仪式,双方将集中比亚迪在IBGT芯片设计、封测、系统应用方面的优势及先进半导体研发制造工艺,打造完整的IBGT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用IGBT芯片国产化。

  资料显示,高压IGBT不仅应用在高铁,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风力发电等各领域,均能够提高用电效率和用电质量,节能30%以上。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全景调查与未来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中,工业机器人对高性能传动部件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凭借优异综合性能成为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直线运动模块、末端执行器精准驱动等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行星滚柱丝杠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增量。

2025年11月04日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