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组件成本持续下探 直接倒逼企业摆脱“补贴依赖症”实现自我盈利

 导读: 我国光伏组件成本持续下探 直接倒逼企业摆脱“补贴依赖症”实现自我盈利。随着太阳能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光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运行态势及“十三五” 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随着太阳能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光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近日有消息称,光伏组件度电成本有望在明年第四季度下降到0.29元。尽管这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但是价格的下降也意味着补贴的减少,企业短期内收入也会随之降低,这也倒逼光伏企业尽快摆脱依赖多年的政府补贴,从而实现自我盈利。 

 

        组件成本下降 

        生产成本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的进步也正在使这一因素发生变化。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光伏大会传出的信息显示,光伏组件度电成本从1.32元降到今年一季度的0.41元,仅仅用了5年,到明年第四季度,该成本可能降到0.29元。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光伏组件度电成本的下降,从长远来看,于政府于企业都是利好消息。首先,成本下降意味着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就会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于企业而言,组件成本的下降代表的是企业议价能力的提升,换句话说,企业就可以凭借低成本优势,拿出更低的价格来竞价上网。“组件价格下降1元,电价就会下降0.1元。”天合光能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曾义表示。 

        据悉,光伏企业申报上网价格不断下探正在成为目前的趋势。今年8月,在山西阳泉“领跑者”基地项目中,协鑫新能源投出了0.61元/千瓦时的价格后,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又在包头项目中报出了0.52元/千瓦时的投标价格。有光伏企业人士透露,表面上企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手段,但实则由于度电成本下滑,光伏企业的上网价格确实有了下探的空间,成本下滑也为企业留出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政府补贴减少 

        当然,光伏组件度电成本的下滑于目前的光伏市场而言,更是一把双刃剑,长远看好处颇多,但是从短期看,直接影响光伏企业的政府补贴量,这也会直接导致部分光伏企业遭遇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显示,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等环保电价)的部分,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 

        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在组件成本下降后,企业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为寻求更多的市场机会,使自身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会降低自己的竞标报价。也就是说,当光伏组件度电成本降低之后,获得的相应政府补贴也会下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光伏企业对政府补贴形成依赖已是常态,政府补贴在光伏企业净利润中占比较大。以阳光电源为例,2015年7月,阳光电源收到政府补贴9188万元,占到当年净利润的近1/4。因此,当政府补贴减少时,企业收入下降也成了必然。 

        一方面,企业自身由于成本下降而获得的政府补贴会减少,另一方面,国家也有意在减少对于光伏企业的补贴力度。在2016中国光伏大会上,对业界一直关注的光伏补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光伏产业尚处培育期,目前的补贴就是为了将来不补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也在会上称,“十三五”时期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自我持续发展。 

        以待成本再下滑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的补贴目前已经达到550亿元,年底补贴缺口或达600亿元,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在行业人士看来,光伏产业之所以拥有高额补贴是因为该产业的背后是高于普通火电的成本,企业只能依赖补贴才得以为继,政府拿出足够的诚意才能引入更多企业的加盟。因此,河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处专员贾浩帅表示,光伏电价与煤电价格持平之时,才是光伏企业脱离补贴之时,也是光伏行业回归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之时,而于光伏企业而言,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提高要同步进行。 

        其中,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下来,这个行业也才能慢慢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靠政府给予补贴“续命”。补贴下调,正是要倒逼企业创新。之前国家用补贴将资本吸引进这一行业,但如果“躺”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上靠补贴舒舒服服地“混日子”,对行业发展无益。 

        不过,尽管此前政府早已透露出实施补贴退坡机制,但依然要考虑到各地价格政策、电站建设时期等因素,不会简单地一刀切,会根据各地企业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我国FPGA行业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8年有望超40亿美元

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我国FPGA行业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8年有望超40亿美元

目前,FPGA行业主要应用于电信、数据中心&AI、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四大领域。其中,电信市场为FPGA最大的下游,占比25%,也是未来增速最快的市场,其次是工业市场,占比16%,第三大市场是数据中心&AI,占比15%。

2024年07月04日
商用需求为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行业扩张重要驱动力 博通等海外巨头主导市场

商用需求为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行业扩张重要驱动力 博通等海外巨头主导市场

近年来,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6-2020年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由318.5亿元增长至368.0亿元,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预计至2025年全球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34.0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

2024年07月03日
5G时代下全球射频前端规模持续增长 集成模组化趋势明显 主要市场被美日大厂瓜分

5G时代下全球射频前端规模持续增长 集成模组化趋势明显 主要市场被美日大厂瓜分

一方面,随着通信技术升级,2019-2022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由3100万台增长至6.03亿台,占全部出货量的比重由2.24%提升至49.06%。预计2028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达到11.16亿台,占全部出货量的比重为82.06%,2022-2028年5G手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0.80%。

2024年07月01日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扩容 机器人领域应用规模增长迅速 国产化未来可期

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扩容 机器人领域应用规模增长迅速 国产化未来可期

根据数据,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高增,机器人领域占比已超50%。2022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为836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58%,其中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销量达4840套,较上年同比增长63%,占六维力传感器总销量的比重为57.89%。

2024年06月29日
技术研究不平衡、产品落地艰难 出海是否能成为脑机接口行业破局之路?

技术研究不平衡、产品落地艰难 出海是否能成为脑机接口行业破局之路?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其中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10亿元。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且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在各大科研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努力下,行业正在加快追赶步伐,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024年06月21日
数据量、5G基站等领域需求持续上升 驱动我国相变存储器行业规模扩大

数据量、5G基站等领域需求持续上升 驱动我国相变存储器行业规模扩大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产业丰富,随着政府及产业对数字化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优质数据的供给量持续增大。根据信通院数据,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8.1ZB,全球占比为10.5%;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同比增长22.44%。

2024年06月20日
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先升后降 整体市场趋于稳定 苹果市场份额被挤占

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先升后降 整体市场趋于稳定 苹果市场份额被挤占

近几年,随着TWS耳机的蓝牙连接不断稳定、低延时问题得到解决、主动降噪和通话降噪等功能的相继推广,市场对TWS耳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行业进入爆发式成长的阶段。2021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达到近年巅峰,全年出货达5.1亿台。2021年我国TWS耳机出货量达8000万台,占蓝牙耳机出货量的比重为70%左右。

2024年06月14日
“钱包刺客”引热议 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扩大 计费机制或将革新?

“钱包刺客”引热议 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扩大 计费机制或将革新?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达100亿元,覆盖点位数已达到404万个,占全国所有潜在有效点位数的19.1%,同比增长31.8%;预计202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元。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