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富士康正在成为苹果不可替代工厂 在利润支配下未来苹果还将更增加对其依赖度

 导读: 富士康正在成为苹果不可替代工厂 在利润支配下未来苹果还将更增加对其依赖度。日前日媒称,夏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泰俊武向台湾大同大学的学生表示,苹果正在从液晶显示屏转向OLED显示屏。夏普表示,它正在日本建设一个新的OLED设施,为“关键客户”制造显示屏。 

参考《中国OLED显示消费市场监测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9) 

        日前日媒称,夏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泰俊武向台湾大同大学的学生表示,苹果正在从液晶显示屏转向OLED显示屏。夏普表示,它正在日本建设一个新的OLED设施,为“关键客户”制造显示屏。 

        所谓的关键客户其实不言自明,夏普是苹果iPhone显示屏供应商,而夏普母公司是富士康。泰俊武没有指出什么时候新的iPhone将切换到OLED显示屏,但外界普遍都认为明年的iPhone 8将采用OLED显示屏。即便OLED显示屏的订单可能还会有三星与LG等厂商来争抢,但从夏普对外透露的信息中,我们知道,富士康旗下的夏普拿下苹果OLED显示屏订单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我们此前比较清楚的是,富士康离不开苹果,苹果目前对鸿海的营收贡献大致占了一半。苹果打个喷嚏,富士康就要感冒。苹果的订单减少或者压低价格,富士康的打击最大,因为与苹果建立供应合作关系的18家代工厂之中,富士康占了7家。富士康占据着iPhone产量的70%以上。 

        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富士康不仅负责苹果公司iPhone的绝大多数产品组装,还为未来的苹果供应OLED显示屏和玻璃机身,可以知道的是,在富士康极度依赖苹果获取利润之外,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也越来越大。 

        这让苹果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实苹果多年来也在一直致力于不断削弱富士康的影响力与权力。比如根据供应链的消息,明年苹果将会重新分配iPhone的订单比例,已将一部分代工任务交给了和硕,目前仍占70%以上份额的富士康或许会被继续削弱。但非常无奈的是,即便苹果在供应链单一零部件奉行双供应商的策略,但却无法阻挡富士康成为一家代工界的巨无霸,甚至,苹果真心想找一家代工厂来制衡但却发现富士康已经是一家无法替代的供应商。所以我们看到,在OLED之外,富士康也正在制造无线充电模块以供新iPhone使用,而这一功能也已被列入了新iPhone的升级计划中。 

        不久前也有消息指出富士康正在跟英国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 ARM 商讨合作计划,未来将正式涉足半导体开发与设计领域。尽管目前苹果芯片是独家给台积电代工,但如果富士康未来要做芯片,苹果未来也可能将芯片生产与代工的活儿也交给富士康。可以知道的是,富士康涉足的产业链业务领域越多,苹果需要交给富士康的活儿就越多。如此一来,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富士康已经成为苹果无法低估与随意下生杀大权的代工厂。 

        过去的许多年,郭台铭答应苹果的每一项要求,接收苹果的成本、品质与交货期限要求与命令,富士康为了跟上苹果的生产订单,招收成千上万的新员工,引进大量机器人,投资了许多代工厂,甚至为了配合苹果开拓印度市场的需要,也在印度开始投资工厂。即使苹果的营业利润率在2012年高峰期超过35%,富士康也愿意接受1.5%的微薄利润,因为富士康非常清楚如日中天的苹果对于公司业绩的重要性。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不那么听话了。2016财年,苹果的营业利率跌到了27.8%,是近七年来的最低水平。在过去不久,苹果开始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20%,这遭到富士康、日月光半导体等一众供应商的反对,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则认为,这样的价位难以接受,并表示,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将不接受苹果订单。 

        富士康深知自己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尤其是苹果处于下行的风口,高度依赖苹果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富士康一直在积极协助来自非苹果的智能手机客户,增加他们的产品销量,包括增加华为和华硕的笔记本和智能手机订单,有数据显示,目前富士康约2/5的收入来自为少数几家公司代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包括思科、Juniper、惠普、华为和戴尔等,并打算将电子白板作为另一个业务支柱增加来自更多非苹果的收入,与此同时,富士康之前收购夏普与接盘诺基亚品牌,进军服务器和存储市场扩张,自主开发机器人、极布局大陆线上金融业务等等,都与它自身的转型焦虑相关。 

        库克曾经说过,对待全球供应商时,必须侵略性十足而且不合理,在苹果供应链背后,许多供应商因为苹果而辉煌,也因为苹果的供应链策略而倒下。比如很早之前台湾的触控屏幕制造商宸鸿长期为iPhoneiPad生产屏幕,而业绩股价扶摇而上成为触控屏幕领导者,但当后来苹果滋生不安全感推行多供应商策略,将订单分散到夏普、东芝、LG、三星等供应商时,使得宸鸿股价暴跌。 

        另外一个案例是,日本shicoh这家公司曾为苹果生产小型聚焦马达,但后来因为这家公司的财报不符合苹果标准,苹果继而终止关系而将订单交给其竞争对手Alpine继而导致该公司破产,在苹果的供应链上,这类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苹果对供应商的策略奉行了库克的作风:必须侵略性十足。 

        但这样一来有着极强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供应商也会意识到做苹果的生意有莫大的风险,苹果能决定哪家供应商生,哪家供应商死。所以它们都在想办法让自身利润多元化,比如台湾联发科、大立光、群创、闳晖等供应商也同样是华为的供应商,台积电与舜宇光学也开始为华为代工。苹果销量走低,供应商也开始变心,想着如何规避苹果带来的风险,这导致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弱化。 

        富士康体现出来的侵略性与谋略相比苹果其实毫不逊色。可以说,富士康这么多年默默低调布局,不知不觉之间,苹果的供应链已经不完全在苹果的掌控之下,苹果没有自己的工厂,大部分生产iPhone的工厂都在富士康旗下;苹果没有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大量的熟练技工,但富士康拥有超过100万劳工与成千上万的熟练技工,苹果几乎完全依赖于富士康的工厂与便宜劳工,苹果拥有技术与专利,但制造技术在富士康等供应商手里,富士康通过年复一年的为苹果代工,取得了大量熟练技术然后再为其他客户服务或者自身布局相关产业链业务,苹果正在逐步丧失发号施令的权利。富士康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分轻易就接受苹果的条件。  

 

        而苹果如果失去富士康,将极大影响到未来iPhone的生产进度与品控质量与订单、销量的稳定性,甚至iPhone的创新与技术更新、产品制造节奏都会被打乱,某种程度上,富士康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富士康目前具备竞争对手所难以达到的量级以及品质与速度,具备大规模制造苹果相关产品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它与苹果议价的资本。 

        但富士康的隐患同样存在,毕竟,如果失去苹果订单,富士康的危机与短板将会全方位放大,加之和硕逐步壮大,而纬创也开始正式成为iPhone的第三家代工厂,当富士康的替代者越越多,富士康的焦虑会越来越大,毕竟这意味着苹果在削权。而随着iPhone的销量下滑,iPhone7如今的热度大不如前,用户忠诚度持续下降,富士康需要思考的显然也是如何规避苹果带来的一损俱损的负效应,否则各地的iPhone 组装线与工厂一旦被闲置会给富士康带来沉重的成本危机。 

        苹果目前让富士康代工OLED等更多的零部件,越来越依赖富士康带来更高的效率与速度,这可能将导致权力天平失衡,富士康会向苹果回推力量,寻求更多的议价空间。对于富士康来说,在代工之外,富士康是否有能力创造新产品,发展新的核心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商业模式与增长空间,将决定富士康是否能摆脱对苹果的过分依赖。 

        但回过来,苹果目前正处于一个下行的风口,在销量与影响力下行的时间段,各种供应链环节的矛盾会因利益纠葛产生,供应链环节的风向也会因此产生变化,强硬的苹果惯用的对供应商侵略性的管理方式或许不再适用。因此,目前苹果越来越依赖富士康,恐怕将导致苹果自身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与掌控力进一步被削弱,这或将成为正处于下行风口的苹果未来的一大隐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2016 年之前,耳机市场以有线耳机为主,2016 年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 Airpods,蓝牙耳机进入“TWS”时代。TWS耳机即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产物,TWS耳机凭借彻底摆脱线缆束缚的便携性、智能化交互体验及持续优化的音质表现,已成为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核心增长点。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内企业于2012年前后才陆续进入该领域,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国内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超过50家。以华日激光、英诺激光、卓镭激光、凯普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专用设备行业国家战略地位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探针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根据数据,2013-2023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由0.44 亿美元增长至3.2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28%;占全球总销售额的比重由10.7%提升至33.2%。2025 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有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近年来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已达到了232.8亿元左右。预计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固体激光器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降低噪声、提高输出功率、优化光束质量等,并推动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5年07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