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紫外线技术应用广泛 LED产业具有巨大市场空间

 导读:紫外线方面,我们最看好紫外 LED 市场,在传统光源更换以及开发新应用双重驱动下,紫外 LED 市场有望迎来放量。根据研究机构 Yole Development 估计,紫外 LED 市场将在 2015年至 2017 年保持 40%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紫外线治疗仪行业规模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紫外线方面,我们最看好紫外 LED 市场,在传统光源更换以及开发新应用双重驱动下,紫外 LED 市场有望迎来放量。根据研究机构 Yole Development 估计,紫外 LED 市场将在 2015年至 2017 年保持 40%年增长率持续增长。紫外 LED 产业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材料/设备/外延片——芯片制造——封装与模组——下游应用,其中上游的设备、芯片制造领域目前几乎被美、日、韩垄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模组封装领域。

       图 1:UV LED 产业链

       根据波长划分看紫外线应用

       紫外线(Ultraviolet 或简称 UV)是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 X 射线长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为 10 纳米至 400 纳米。紫外线根据波长可进一步划分为:近紫外线(UV-A):长波紫外线 A 光,波长介于 315~400 纳米,可穿透云层、玻璃进入室内及车内,可穿透至皮肤真皮层,会造成晒黑,也是皮肤老化、出现皱纹及皮肤癌的主因;中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 B 光,波长介于 280~315 纳米,会被平流层的臭氧所吸收,会引起晒伤及皮肤红、肿、热及灼痛;远紫外线(UV-C):短波紫外线 C 光,波长介于 100~280 纳米,波长更短、更危险,可被臭氧层所阻隔不会到达地球表面。

       远紫外线技术:紫外线杀菌消毒、紫外光通信紫外线杀菌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 UVC 紫外线,因为 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 DNA 吸收,尤以 253.7nm 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线主要有 254nm 和 185nm 两条。254nm 紫外线通过照射微生物的 DNA 来杀灭细菌,185nm 紫外线可将空气中的 O2 变成 O3(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臭氧的弥散性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

       紫外线杀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工业用水净水、医院实验室消毒等领域。

       图 2:小型紫外线杀菌器 图 3:框架式紫外线消毒系统

       紫外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非视距通信以及全方位通信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军事通信系统,成为国内外军事技术人员研究的焦点。目前被应用于舰载飞机起飞导引、直升机间通信等军事应用。光源方面,紫外 LED 可以数字调制的优异特性使得其刚一问世便被应用于紫外光通信领域。

       中紫外线技术:紫外线清洗改质、紫外线荧光分析紫外光清洗的特点:1、清除彻底;2、无需处理溶剂;3、产品清洗处理均匀;4、无需干燥。

       应用范围:主要在液晶显示器件、半导体硅晶片、集成电路、高精度印制电路板、光学器件、石英晶体、密封技术、带氧化膜的金属材料等生产过程中采用光清洗方法最为合适。

       图 4:紫外光清洗设备 图 5:紫外光清洗设备结构

       紫外荧光分析的三大特点是: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使用简便。它比电子探针法、质谱法、光谱法、极谱法等都应用更为广泛和普及。

       应用范围:医疗诊断,考古,刑侦,防伪,环境监测

       近紫外线技术:紫外光固化

       紫外光固化利用人工产生的高强度紫外线或可见光,引发光敏剂反应促进,完成有机涂层由液体到固态的转变。该反应速度快、不需要额外加热源、反应物不含或仅含微量有机溶剂、反应中也基本不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排放。固化后的有机涂层性能优异,耐腐蚀、耐磨损、强度高、抗冲击。因此,光固化技术在光固化涂料、光固化油墨、光固化胶粘剂、光刻胶、激光三维成像、三维造型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图 6:紫外光固化流程图 图 7:紫外光固化机

       紫外光固化技术是驱动紫外 LED 发展的一大因素。紫外光固化所用紫外线位于 210~420nm波段,这一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也被称为固化段紫外线,该段 UV 紫外光有较强的光化学特性,某些化学分子吸收该段光使分子化学结构迅速发生变化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链式聚合反应使液体变为固体。光源方面,随着紫外 LED 芯片辐射效率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紫外 LED光源开拓了365 nm 以上固化波段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替代汞灯等传统紫外气体放电光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