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智能物流系统分析:解决制造业全产业链互联网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图)

        自动搬运机器人 

        自动搬运机器人是可以进行自动化搬运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技术涉及力学,机械学,电器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可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大大减轻人类体力劳动强度。主要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工序。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无人驾驶搬运车 ) 是一种重要的搬运机器人。AGV 一般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包括驱动单元、感应系统、控制单元、防撞单元、动力电源和车架等部分。其导航技术一般采用成熟的磁感应技术,行走平稳、定位精确,而且路线铺设简单、容易,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程序、节拍自动作业,将生产中所需的物料或工装、夹具等运送到所指定的工位。 


图:AGV 搬运机器人


图:AGV 搬运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在未来的智能制造时代也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服务机器人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我们认为,服务机器人将来将被广泛应用到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物流等多个领域,但“机器换人”的性价比决定其需求的增长速度。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 


图:无人机示意图一
 
 
图:无人机意图二
 
        草根调研发现,民用无人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很客观。我们拜访过一家进行产生系统信息化改造的企业,该公司使用无人机进行厂区沿线的图像信息采集,是一种既节省成本又高效的工业数据获取及传输方式。由于我们暂时没有无人机应用在工业制造的图片,通过其在电力巡检和农业巡检的应用来类比: 
 
        1) 电力巡检: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以及 GPS 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可沿电网进行定位自主巡航,实时传送拍摄影像,监控人员可在电脑上同步收看与操控。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巡检,提高了电力线路巡检的工作效率、应急抢险水平和供电可靠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发展现状及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2) 农业检测:利用集成了高清数码相机、光谱分析仪、热红外传感器等装置的无人机在农田上飞行,准确测算投保地块的种植面积,所采集数据可用来评估农作物风险情况、保险费率,并能为受灾农田定损,实现对农作物的实时监测。 


图:民用无人机用于电力巡检
 

图:民用无人机用于农业监测
 
        自动及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成为智能物流的重要一环。无人驾驶技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汽车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无人驾驶汽车拥有车顶激光测距仪、车载雷达、视频摄像头、电脑资料库、微信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2 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由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检测传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2000 年 6 月,其研制的第 4 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 76 km,创下当时国内最高纪录。2015 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进行全程自动驾驶测跑,实现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完成了进入高速到驶出高速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最高时速 100 公里/小时,是国内无人车领域迄今为止进行的难度最大,最接近真实路况的开放道路测试。 
 
        无人驾驶技术虽然目前与智能制造的关联度较小,但我们希望阐述该技术与智能物流的潜在融合可能,未来或许物流行业会成为无人应用最先突破的领域。 


图:无人驾驶系统的构成
 

图:公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表:世界八大品牌涉足无人驾驶技术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